Stage1st

标题: 川渝说本地吃辣是为了祛湿气,那为什么同样湿润的东南没有吃辣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    时间: 2024-1-19 2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acodina    时间: 2024-1-19 20:22
附会而已,辣椒没传进来的时候蜀地人民还不是照样过?
作者: 骆宾王    时间: 2024-1-19 20:22
湿气重是因为山林,不是因为潮湿啊。。。。福建北部山区吃很辣的,不比江西差。。。
作者: 塔那    时间: 2024-1-19 20:27
粤佬:你有湿气,喝凉茶啦

—— 来自 Xiaomi 2311DRK48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不容易注册上    时间: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作者: ws001    时间: 2024-1-19 20:36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582587/answer/29292743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没有辣椒的时代,百姓们用来代盐的手段主要是三种,用草木灰、酸、硝盐,都比不上辣椒。能用辣椒来代盐,对底层百姓而言已属显著的饮食质量提升。

不为驱寒,为无盐
与今人喜欢将爱吃辣椒归因为气候闷热湿润、吃辣椒可驱除潮气之类的说法不同,康雍乾时代的底层民众爱吃辣椒,主因是他们吃不起盐,只好以辣椒作为代替品来调味。

如康熙年间的《思州府志》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这里的海椒就是辣椒,因从沿海地区传入贵州而得名。雍正年间编修的《广西通志》也记载,瑶、苗杂居的兴隆土司辖区,百姓们“每食烂饭,辣椒作盐”。其实,在当时的贵州,并非只有土苗以辣椒代盐,普通汉民也是如此。康熙年间做过贵州巡抚的田雯著有一部《黔书》,内中有一篇《盐价》,便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田雯说,贵州本地不产盐,吃盐主要仰仗四川的井盐,但四川的井盐产量有限且不稳定,运盐进入贵州的道路又很不便利,所以贵州百姓常年缺盐,“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诳夫舌耳,非正味也”——百姓们没办法,只好用辣椒做盐的替代品。但用辣来代替咸只是满足了舌尖的快感,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能用辣椒来代盐,对底层百姓而言已属显著的饮食质量提升。自秦汉时代起,几乎所有政权都将食盐这一生存必需品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他们或控制生产环节,或控制销售环节,或控制流通环节,或同时控制多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盐掐住百姓的咽喉,变相从百姓身上汲取财富。也因此高价盐成了常态,底层百姓吃不上高价盐也成了常态。汉武帝时代的百姓受困于“盐铁贾贵”只好淡食,北宋收复燕云地区后在当地实施食盐官营导致盐价暴涨二十余倍,皆是典型案例。

在没有辣椒的时代,百姓们用来代盐的手段主要是三种,一是用草木灰代盐,二是以酸代盐,三是熬制硝盐。草木灰影响食物口感,酸汤不健康,硝盐有毒,都比不上辣椒。这正是辣椒在清代逐渐成为底层百姓主要代盐选择的主因。



辣是痛觉,不是味觉
四川在今天虽然是众所周知的嗜辣大省,但四川地区史料对辣椒的记载,要比周边的湖南、贵州等省都晚。其中与湖南相比要晚半个世纪以上——湖南地区目前可见的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宝庆府志》和《邵阳县志》,内中已将辣椒列为常规蔬菜;四川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则是乾隆十四年(1749)的《大邑县志》。辣椒在四川的传播之所以晚,是因为四川在明末清初经历了最惨烈的战乱,先是有张献忠疯狂屠蜀,后又有清军入川烧杀抢掠,再后来又发生三藩之乱,蜀地再次成为清军与吴三桂军交战的场所。等到三藩之乱平定,蜀地已是荒无人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统计四川人口,全省仅得9万余人。为恢复四川,清廷鼓励周边各省百姓移民,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吃辣椒的风俗,便是在这场持续了百余年、涉及约600万人口的大迁徙中,慢慢移植到四川的。


到了清末民初,底层百姓以辣椒下饭已成为湖北、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缺盐地区的一种常态。何刚德是光绪年间进士,他在《客座偶谈》中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便提到江西虽称鱼米之乡,但“寻常人家,皆以辣椒、豆豉佐饭”。鲁迅回忆在江南水师学堂与矿物铁路学堂的读书生涯时,也说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当然了,以鲁迅的家境,他吃辣椒与缺盐大概没有关系,只是吃上了瘾。科学研究早已解密,辣椒的辣味并非味觉,而是痛觉。人吃辣椒会上瘾,是因为辣椒造成的疼痛感会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内啡肽可使人感到愉悦,能提升人的食欲。也正因为辣椒能够使人上瘾,清末民初之际才会出现集甜、酸、辣三味于一体的、供上流社会品尝的名菜“宫保鸡丁”。

但在民国时代,宫保鸡丁不是辣椒价值的主流。对底层百姓而言,辣椒的核心意义仍是代盐。《红安文史资料》第二辑收录有高叔樵、罗以谋与吴克仁三人合作的口述资料《裕和盐栈》,内中说,湖北红安县虽是山区,但米、面、油、棉、鱼、肉、茶叶这些生活必需品都可以自给自足,惟独食盐必须依赖外地供给。清末时,官府设有食盐分销局,强迫百姓必须买官府的高价盐,不许买民间的低价盐。进入民国后,当地政府继续沿袭这套敛财的办法,禁止民间贩卖食盐,“食盐官办,价由官定……盐价不仅昂贵,且在食盐中发现人为的掺有石膏、米粉等杂物,1926年以后,由于战乱,食盐无法入境,盐价迎风上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食盐价上涨到一块银元1斤。穷人买不到、也买不起盐,只好以辣椒代盐。”江西的情况也差不多。曾任赣南工委书记的刘建华在其回忆录《风雷激荡二十年》中说,1933年的江西瑞金等地“吃盐非常困难,炒菜没有盐,或者只有很少一点盐,根本吃不到什么盐味。咽不下饭,就只好用辣椒代盐。不吃辣椒的人,就没有法子可想了。”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辣椒代盐的相关记载就更多了。据《阳新人民革命史》,湖北阳新县因日军设立了食盐公卖局,盐价高涨,“广大群众在其搜刮下只得以辣椒代盐,生活苦不堪言”。据《望江县志》记载,抗战期间的安徽望江县“市场物资奇缺,农村居民多以辣椒代盐”。据《永泰文史资料》第二辑,福建永泰县的百姓在抗战期间吃不上盐,“许多群众不得不以辣椒代盐,严重损坏了身体健康”。《晋察冀日报》记者雷行也回忆说,1941年报社搬迁至河北省平山县后“吃不上盐,大家只好吃淡饭”,后来有一名原籍贵州的编辑胡畏“想出了一个办法,说可以用辣椒代盐。他教大家用火把干辣椒烧糊,就成了糊辣椒,拿它就饭吃,又辣又香,吃饭的滋味就好多了”。贵州以辣椒代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时代,这位贵州人胡畏,其实只是将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带到了河北。不独敌后根据地,国民政府浙西行署所在地天目山一带,同样因日军侵略而存在严重的缺盐问题,只能以辣椒为替代品,报人沈达夫为此还曾赋诗一首,内有“百味长调椒作盐”这样的句子。另据赵健生《同异集》记载,因为湖北大别山地区在民国年间长期以辣椒代盐,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发生过台湾同胞带着精制盐回大别山探亲之事。面对那些从台湾带来的精制盐,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惊讶失笑;了解历史的老年人却别有一份感动与沉重。

无盐时代,无言的安慰
显而易见,辣椒能够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能够成为中式菜肴必不可少的调味料甚至主食材,与它在历史上充当食盐的最佳代替品有直接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曾以辣椒代盐的地区最后都会变成嗜辣地区。比如安徽歙县在太平天国战乱时期和抗战时期,两度不得不以辣椒代盐,歙县下属许村百姓甚至感慨“当年徽商靠卖盐起家,现在弄了个卖盐的喝淡汤的下场”,但时过境迁后,歙县百姓的口味很快就恢复了原状,并未被辣椒俘虏。只有在那些长期缺盐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区,嗜辣才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可遗传的饮食癖好。

专著《中国食辣史》中,有一项分析恰好可以佐证这个结论。书中说:“综合多处文献记载,清朝覆亡前后,即二十世纪初,食用辣椒的习惯大致已经传播到长江中上游多数地区,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这几个省几乎全部食辣,食辣的北界当时在关中一带……南界在柳州附近……东界到浙江的衢州……西界到藏区为止。”这个范围其实仍是今天中国嗜辣版图的核心地区,也是历史上长期以辣代盐的核心地区。

辣椒,其实是无盐时代里世界带给底层中国人的一缕极珍贵的安慰。








作者: Sunyalche    时间: 2024-1-19 20:36
不容易注册上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井盐的开采难度一直低于海盐吧

是不是穷困先不说, 跟山区沿海大概是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 ༗༈༗ྱ༻༖    时间: 2024-1-19 20: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mighost    时间: 2024-1-19 20:47
湿气是啥,吃了辣出汗就是去湿气??
作者: ws001    时间: 2024-1-19 20:47
Sunyalche 发表于 2024-1-19 20:36
井盐的开采难度一直低于海盐吧

是不是穷困先不说, 跟山区沿海大概是没有什么关系 ...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实行盐业垄断制度。

清代有11个产盐地区,分别是山东长芦、浙江两淮、广东、福建、河东、陕甘、四川、云南、奉天。

这11个产盐区的盐都有固定的盐销售区域。比如长鲁卖给直隶、河南;山东销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两淮销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

具体到某个省份,往往有几个不同的盐销售区域。这就导致了一个省内几个不同产区的盐,甚至是某个省的盐同时销售。每个州和县也有来自不同盐销售地区的盐。

盐的销售区域一旦划定,就形成了固定的关系。盐商只能在指定的盐场购买盐,然后在指定的区域出售盐。如果有任何违法行为,盐商和盐买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以江苏镇江为例。从地理上来说,应该属于两淮,但镇江府的人吃的是浙江的盐。而与镇江隔江相望的扬州盐价就要便宜很多。

清代盐价最高的地方是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省。

比如贵州、巴东两县必须从两淮买盐。淮盐盐从仪征逆流而上流入长江,成本极其高昂。而邻近的云阳、大宁两县产盐,但不能销售过去。

另一方面,一些产盐省份由于售盐面积小,卖不了盐。典型的例子就是川盐。按照市场规律,川盐如果销往湖北,价格肯定会很低。

然而朝廷固守旧规,乾隆曾发布长谕,强调重划盐销区的不可行性。首先是为了保证两淮的盐税配额上交(两淮盐税的征收是最高标准。)。其次,重新划分盐销区会导致私盐泛滥。
作者: 姐霓姐霓    时间: 2024-1-19 20:48
平时生活没听到几个人说湿气,倒是天天听说上火
作者: dffgf    时间: 2024-1-19 20:50
对哦,有高血压的人,可以适当吃一点辣椒,能有效降低 Na 的摄入。

辣椒素的感知虽然走TRPVl1温度感受器通道,但是能有效增强感受 K Na离子浓度的一型味觉细胞的灵敏度,也就是在有辣椒素的情况下,达到相同咸度所需要的盐的量更少。
作者: pzk    时间: 2024-1-19 20:53
有一说一,印度、泰国的有些咖喱还是带辣的,甜辣酱也是源自泰国的
作者: tasuku    时间: 2024-1-19 20:55
不容易注册上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作者: dffgf    时间: 2024-1-19 20:58
tasuku 发表于 2024-1-19 20:55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当然是产天然气的 火井
作者: Leliel    时间: 2024-1-19 20:58
如果说老百姓吃不起盐,以椒代盐的说法成立的话

那全国各地都该嗜辣才对
作者: gary76    时间: 2024-1-19 21:00
mimighost 发表于 2024-1-19 20:47
湿气是啥,吃了辣出汗就是去湿气??

四川那邊是寒濕,水偏硬
廣東這邊是濕熱,水偏軟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濕氣重
作者: 牛顿学物理    时间: 2024-1-19 2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简雍    时间: 2024-1-19 21:04
tasuku 发表于 2024-1-19 20:55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有,可能不一定代表全吃得起吃得上,那什么什么来着,不是养蚕人
作者: 超级变幻形态    时间: 2024-1-19 2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三叁渐久    时间: 2024-1-19 21:05
想了下,不说我国东南,东南亚那边也相当能吃酸辣苦的东西,会不会不吃辣的反而比较特别一点
作者: 1303312165    时间: 2024-1-19 21:08
tasuku 发表于 2024-1-19 20:55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4202年了你还觉得古代盐贵是产量问题么.彘儿
作者: 猫抓球    时间: 2024-1-19 21:11
本帖最后由 猫抓球 于 2024-1-19 21:18 编辑

以辣代咸这个说法虽然流传已久,但吃盐是生理需求而不是口味偏好,辣椒根本没法代替盐。吃得再辣,也还是得花那么多钱买盐,不然没法维持体能。

盐税高导致盐贵,这会让全国都吃不起盐,那么为什么偏偏某几个地方偏好辣呢?
盐税不那么高之后,四川依旧是产盐区,为什么还是偏好辣呢?


作者: 巴特爱素子    时间: 2024-1-19 21:15
ws001 发表于 2024-1-19 20:36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582587/answer/2929274376
来源:知乎

新京报的二手谣言而已
明王士性
都人不善居室。富者一岁止计一岁之用,恣浪费,鲜工商胥吏之业,止作车夫、驴卒、煤户、班头而已,一切工商胥吏肥润职业,悉付外省客民。又嗜辛辣肥醲

这是说的北京人
作者: 巴特爱素子    时间: 2024-1-19 21:18
简雍 发表于 2024-1-19 21:04
有,可能不一定代表全吃得起吃得上,那什么什么来着,不是养蚕人

明朝法律,为了鼓励盐商带盐,许运一包官盐者,带三包私盐。明朝是私盐最泛滥的朝代
作者: 主人ハム子    时间: 2024-1-19 21:20
闽南怕上火不怕湿气,我一东北舍友在闽南坚持吃辣吃出皮肤病。
估计和日照及温度也有关吧。

—— 来自 S1Fun
作者: 晴岚    时间: 2024-1-19 21:20
sacodina 发表于 2024-1-19 20:22
附会而已,辣椒没传进来的时候蜀地人民还不是照样过?

可能是跟着辣椒一起移民过来的
作者: 枫林不见    时间: 2024-1-19 21:22
超级变幻形态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虽然但是,除非用辣椒精,不然辣椒再辣也掩盖不了食物变质的味道。
作者: 巴特爱素子    时间: 2024-1-19 21:25
另外问这个问题是没吃过东南亚菜吧,泰国和老挝冬阴功,马来西亚腌辣椒

作者: 巴特爱素子    时间: 2024-1-19 21:30
超级变幻形态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辣汤吃。便问戴宗道:“这里有好鲜鱼么?”戴宗笑道:“兄长,你不见满江都是渔船。此间正是鱼米之乡,如何没有鲜鱼!”宋江道:“得些辣鱼汤醒酒最好。”戴宗便唤酒保,教造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来。顷刻造了汤来,宋江看见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拿起箸来,相劝戴宗、李逵吃。自也吃了些鱼,呷了几口汤汁。李逵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宋江看见忍笑不住,再呷了两口汁,便放下箸不吃了。戴宗道:“兄长,已定这鱼腌了,不中仁兄吃。”宋江道:“便是不才酒后,只爱口鲜鱼汤吃。这个鱼真是不甚好。”戴宗应道:“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腌的不中吃。”
作者: CALPISSODA    时间: 2024-1-19 21:35
枫林不见 发表于 2024-1-19 21:22
虽然但是,除非用辣椒精,不然辣椒再辣也掩盖不了食物变质的味道。

现代的角度来看未必是掩饰变质,只是掩饰不新鲜,比如很多科技肉本身没坏变质,只是没啥味道,重辣重调味比较能入口,另外重辣的饭店酒水更容易卖,这是利润大头。

古代来说,辣椒传入之前中国本来也有其它辣味来源吧?我倾向于吃辣和贫富或者替代盐之类的没太大关系,单纯就是当地本身有吃辣的传统习惯,而有了辣椒这个味道更符合大众的大杀器之后变得更容易扩散这种饮食习惯而已。
作者: mixtycomeon    时间: 2024-1-19 21:41
༗༈༗ྱ༻༖ 发表于 2024-1-19 20:39
最注重香辣的菜系之一叫自贡盐帮菜
再怎么样盐帮都不会缺盐吧。

英国煤矿工人家里想必不会缺煤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作者: starash    时间: 2024-1-19 21:44
有山有水不靠海的地方喜欢吃辣,很典型的。
作者: Amami_Haruka_    时间: 2024-1-19 21:53
未必是湿度,很可能和日照有关。
[attach]1523902[/attach]

再叠加人口迁徙和文化差异,体感都是南方,吃不吃辣的口音差别还是有点的。
作者: 冰寒之月    时间: 2024-1-19 21:56
不容易注册上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你这说法靠不住 四川吃辣最厉害的地区自贡是著名井盐产地
作者: 冰寒之月    时间: 2024-1-19 21:58
更湿热的东南亚也喜欢吃辣啊 泰式越南式酸辣味很有名吧
作者: 木瓜奶五元    时间: 2024-1-19 21:58
本帖最后由 木瓜奶五元 于 2024-1-19 22:01 编辑

你们在说什么……

1. 巴蜀自古是用花椒、茱萸和姜做辣味调料,兼顾祛湿功效
2、海椒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才从沿海传进来的
3、也因此,好辣的新派川菜其实是近百年的东西,是多个菜系的融合菜;传统川菜区别很大,基本都不辣,买点纸书老菜谱看看就知道了


作者: moonblackwh    时间: 2024-1-19 22:34
1303312165 发表于 2024-1-19 21:08
4202年了你还觉得古代盐贵是产量问题么.彘儿

自贡盐帮菜是川菜里最辣的那一档
作者: 伊宁亚克    时间: 2024-1-19 22:45
泰菜有辣的,找家便宜泰菜尝尝鲜吧
作者: Lorraine_Kinney    时间: 2024-1-19 2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彩虹肥宅    时间: 2024-1-19 23:25
泥潭为啥热衷污名化辣椒呢?
作者: gary76    时间: 2024-1-19 23:26
伊宁亚克 发表于 2024-1-19 22:45
泰菜有辣的,找家便宜泰菜尝尝鲜吧

泰國菜更多是酸為主導的酸辣
作者: omnitoken    时间: 2024-1-19 23:38
明明是加了辣变得好吃

却要被泥潭某些人用新京报的远古阴阳怪气污名化
作者: tankwang    时间: 2024-1-20 01:29
彩虹肥宅 发表于 2024-1-19 23:25
泥潭为啥热衷污名化辣椒呢?

或许《中国食辣史》能给你答案,里面在阴阳只有下等人才吃辣

—— 来自 HUAWEI YAL-AL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作者: 冰寒之月    时间: 2024-1-20 01:31
gary76 发表于 2024-1-19 23:26
泰國菜更多是酸為主導的酸辣

川菜也是以麻主导的麻辣 可以有只麻不辣的菜 纯辣不加花椒反而很少
作者: 东方萃梦想    时间: 2024-1-20 01:35
东南亚没有吃辣文化是什么土农民发言?
作者: tybtxt    时间: 2024-1-20 01:44
彩虹肥宅 发表于 2024-1-19 23:25
泥潭为啥热衷污名化辣椒呢?

不吃辣的某些地区人想要维持自己的饮食文化优越地位呗。
反正泥潭一聊到辣椒和川菜,“古代穷人才吃辣”和“辣用来掩盖不新鲜食材腐败气味”这两大论据基本是必然出现的,非常典
作者: 月夜凝雪    时间: 2024-1-20 07:53
Leliel 发表于 2024-1-19 20:58
如果说老百姓吃不起盐,以椒代盐的说法成立的话

那全国各地都该嗜辣才对 ...

不如说在过去辣椒比盐便宜我是不怎么信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作者: 春秋    时间: 2024-1-20 08:44
mimighost 发表于 2024-1-19 20:47
湿气是啥,吃了辣出汗就是去湿气??

就是多见湿润气候的轻微内分泌失调。具体气候水土不同的湿气也不同。

—— 来自 motorola XT2125-4,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jokertx    时间: 2024-1-20 09:00
并不是,湿气和火气都是一般是由于环境变化或轻度感染导致的免疫系统应激,比如所谓湿疹就是过敏反应,上火是炎症反应

----发送自 vivo V2307A,Android 14
作者: normalli    时间: 2024-1-20 09:18
辣椒能刺激食欲,湿热地区人们容易食欲不振吧
作者: 启叔    时间: 2024-1-20 09:29
本帖最后由 启叔 于 2024-1-20 11:34 编辑

湖广填四川,四川吃辣椒都是在这时候传过去的。
作者: 1303312165    时间: 2024-1-20 09:37
tybtxt 发表于 2024-1-20 01:44
不吃辣的某些地区人想要维持自己的饮食文化优越地位呗。
反正泥潭一聊到辣椒和川菜,“古代穷人才吃辣” ...

🌶️和🍺一样爱摄入的会死皮赖脸pua不爱摄入的……

久而久之
作者: 彩虹肥宅    时间: 2024-1-20 09:39
tybtxt 发表于 2024-1-20 01:44
不吃辣的某些地区人想要维持自己的饮食文化优越地位呗。
反正泥潭一聊到辣椒和川菜,“古代穷人才吃辣” ...

也就海鲜内陆吃不到吧,除了这玩意其他不都差不多

—— 来自 OPPO PGJM10,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作者: BetterCall    时间: 2024-1-20 09:39
Lorraine_Kinney 发表于 2024-1-19 23:18
说了多少次了……川渝是麻,辣是其次,花椒是本土作物了

你说是说 但有很多只辣不麻的菜 小吃 比如回锅肉 而只麻不辣的菜才有多少呢?
作者: 1303312165    时间: 2024-1-20 09:40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4-1-20 07:53
不如说在过去辣椒比盐便宜我是不怎么信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 ...

毕竟就是黄四郎也收不到🌶️税……

至于盐税嘛
作者: BetterCall    时间: 2024-1-20 09:43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4-1-20 07:53
不如说在过去辣椒比盐便宜我是不怎么信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 ...

辣椒能种 自给自足 盐应该不能吧?
作者: ato489    时间: 2024-1-20 09:58
要按地理因素看的话,吃辣可以从福建西部山区拉条线到四川,经过的省份都是吃辣重灾区,而且比起川渝地区的麻辣,越往东部,吃的辣越纯粹。

—— 来自 S1Fun
作者: miruhi    时间: 2024-1-20 09:59
本帖最后由 miruhi 于 2024-1-20 10:01 编辑
超级变幻形态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事实于此相反。
天府之国,稻麦河鲜,瓜果蔬菜,野味山珍,各种在地食材都非常丰富,要获取除了海货之外的新鲜食物不会比国内其他地方更困难。而川渝地区的传统食谱里也极少有这些(不新鲜的)海产
至于说下层阶级能负担的食材质量不高,那各地也都一样。

作者: 月夜凝雪    时间: 2024-1-20 10:09
BetterCall 发表于 2024-1-20 09:43
辣椒能种 自给自足 盐应该不能吧?

能制私盐的都是大人物了,不过辣椒没那么好种吧,还是在种粮食都未必够吃饱的时代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作者: 放大镜    时间: 2024-1-20 10:12
启叔 发表于 2024-1-20 09:29
湖广填四川,四川吃辣都是在这时候传过去的。

宋人嗜辣,他们甚至都吃不到辣椒


作者: 银镜    时间: 2024-1-20 10:20
BetterCall 发表于 2024-1-20 09:39
你说是说 但有很多只辣不麻的菜 小吃 比如回锅肉 而只麻不辣的菜才有多少呢? ...

啊?回锅肉原来算辣吗?

是甜的啊!

—— 来自 HUAWEI CLT-AL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BetterCall    时间: 2024-1-20 10:26
银镜 发表于 2024-1-20 10:20
啊?回锅肉原来算辣吗?

是甜的啊!

“不辣”的菜的菜里都有辣椒足以证明辣的地位了
作者: logiccat    时间: 2024-1-20 10:27
彩虹肥宅 发表于 2024-1-19 23:25
泥潭为啥热衷污名化辣椒呢?

不是污名化,泥潭是谁最红就杠谁的巨魔论坛,因为吃辣的越来越多,所以被杠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已。
作者: Slyvan    时间: 2024-1-20 10:37
山区和海边 ,环境气候差异相当大 , 还有湿润和湿气也不是一个东西
作者: dffgf    时间: 2024-1-20 11:06
ato489 发表于 2024-1-20 09:58
要按地理因素看的话,吃辣可以从福建西部山区拉条线到四川,经过的省份都是吃辣重灾区,而且比起川渝地区的 ...

你发现了华点,其实川渝人口的移民绝对主力是是湘南+粤北闽西客家人。
作者: 庸necro    时间: 2024-1-20 11:28
彩虹肥宅 发表于 2024-1-19 23:25
泥潭为啥热衷污名化辣椒呢?

你可以理解为泥潭有甜党和辣党两派,互相都要污名化对面
作者: 启叔    时间: 2024-1-20 11:37
放大镜 发表于 2024-1-20 10:12
宋人嗜辣,他们甚至都吃不到辣椒

说错了应该是辣椒,辣还有食茱萸这种东西
作者: 森田美位子    时间: 2024-1-20 11:49
本帖最后由 森田美位子 于 2024-1-20 11:53 编辑

编辑
作者: 巴特爱素子    时间: 2024-1-20 11:51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4-1-20 10:09
能制私盐的都是大人物了,不过辣椒没那么好种吧,还是在种粮食都未必够吃饱的时代

—— 来自 Xiaomi 230 ...

你去有盐场的海边,你拉去卖可能有人管,你捡点吃没人管。井盐的卤水也是,生产过程中浪费很大。产盐区默认获得盐没难度,法国路易十四的时候海边盐场的人民都不收盐税
作者: 月夜凝雪    时间: 2024-1-20 12:24
巴特爱素子 发表于 2024-1-20 11:51
你去有盐场的海边,你拉去卖可能有人管,你捡点吃没人管。井盐的卤水也是,生产过程中浪费很大。产盐区默 ...

只管贩卖不管生产是吧,那样的话辣椒更不可能比盐更容易获取了

我个人的理解是辣椒就和过去的糖一样,贵,难以获取,那么加了大量的自然就是高贵的

—— 来自 ALLDOCUBE Zhangwanmini,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作者: 生年不满百    时间: 2024-1-20 12: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recheng    时间: 2024-1-20 13:28
我又要贴Solargis的图啦


作者: BetterCall    时间: 2024-1-20 13:31
生年不满百 发表于 2024-1-20 12:47
咸位太重了咽都咽不下去,所以古代餐食炫富都是往甜了整

那都是现代江浙人在网上编的说法 过去炫富也是吃山珍海味 吃厨子费工费力的菜
鲁菜 淮扬菜 都是吃高汤
作者: xxren    时间: 2024-1-20 1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冰寒之月    时间: 2024-1-20 14:30
BetterCall 发表于 2024-1-20 09:39
你说是说 但有很多只辣不麻的菜 小吃 比如回锅肉 而只麻不辣的菜才有多少呢? ...

回锅肉哪儿辣了…… 而且是要加花椒的
作者: 卷饼大侠    时间: 2024-1-20 14:55
四川称呼辣椒叫海椒,意思是海上传来的是舶来品
作者: 放大镜    时间: 2024-1-20 15:16
tankwang 发表于 2024-1-20 01:29
或许《中国食辣史》能给你答案,里面在阴阳只有下等人才吃辣

—— 来自 HUAWEI YAL-AL10, Android 10上 ...

须知各地厨协烹协美食协ABCD协养那么多人不全是死的

非要在饮食上找地狱自信会得出一些非常荒唐的结论
比如东坡先生是下等人

等等,这可能是个船新的角度
作者: 月夜凝雪    时间: 2024-1-20 15:45
BetterCall 发表于 2024-1-20 13:31
那都是现代江浙人在网上编的说法 过去炫富也是吃山珍海味 吃厨子费工费力的菜
鲁菜 淮扬菜 都是吃高汤  ...

厨师自然不是傻的,得分种类,例如以前某些糕点就是各种糖超多,同样某些菜也是辣椒不要钱那样

—— 来自 ALLDOCUBE Zhangwanmini,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作者: 女神アイギス    时间: 2024-1-20 15:55
庸necro 发表于 2024-1-20 11:28
你可以理解为泥潭有甜党和辣党两派,互相都要污名化对面

互相个屁,每次遇到吃辣帖都一群人跳出来发表吃辣遮不新鲜,吃辣当盐,吃甜炫富等毫无根据的暴论,还虚空造筹码说吃辣的pua他们忍不住才反击。这帖各种暴论都收齐了,我怎么没看到人说不吃辣就怎么低贱怎么下等怎么没钱的对等言论?
作者: 芦-中-人    时间: 2024-1-20 15:58
logiccat 发表于 2024-1-20 10:27
不是污名化,泥潭是谁最红就杠谁的巨魔论坛,因为吃辣的越来越多,所以被杠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已。 ...

我认为只是一半原因,地域性还是有的。
比如工业化高糖饮食也是现代社会的潮流,就不是这种杠法
作者: 芦-中-人    时间: 2024-1-20 15:59
我去东南亚感觉和长江中上游不是同一种湿热,甚至包括两广也不是那一种
作者: newise    时间: 2024-1-20 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roxima    时间: 2024-1-20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ruhi    时间: 2024-1-20 19:50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4-1-20 10:09
能制私盐的都是大人物了,不过辣椒没那么好种吧,还是在种粮食都未必够吃饱的时代

—— 来自 Xiaomi 230 ...

辣椒挺好种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极小一块空地就能种(我现在窗台上摆了一个小花盆里种着)只要气候对,一年四季可以不停开花结果。我的小花盆一里最高记录一次结了17个
作者: 冰寒之月    时间: 2024-1-20 20:00
话说为啥一定是甜党和辣党对立呢 四川本身就产糖 清朝有段时间沱江流域还成为了第一大产糖地 著名糖城内江
像川南吃得辣且甜很常见吧
作者: 男开山    时间: 2024-1-20 20:08
超级变幻形态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很难新鲜是啥意思?实际以前穷困的农村要么吃不起肉,要么就是自己养猪过年制腊肉吃一整年,谁那么傻逼花钱去买臭肉
作者: dffgf    时间: 2024-1-20 20:08
newise 发表于 2024-1-20 16:26
辣不是痛觉吗?喜欢吃辣的就是ドM吧

片面的,辣椒素的感知通过TRPV1通道。

但是TRPV1通道目前发现是 温度、触觉 的感知共同通道,可以看看2021年诺奖奥。

作者: 月夜凝雪    时间: 2024-1-20 20:22
miruhi 发表于 2024-1-20 19:50
辣椒挺好种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极小一块空地就能种(我现在窗台上摆了一个小花盆里种着)只要气候对, ...

我阳台的辣椒基本都死了,也就野菜、葱、韭菜好种
作者: miruhi    时间: 2024-1-20 20:31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4-1-20 20:22
我阳台的辣椒基本都死了,也就野菜、葱、韭菜好种

可能是气候因素。
辣椒对土壤肥力什么的要求很低,主要是要温暖湿润,但是又不要太阳直晒,所以四川盆地简直是天选之所。
不知你阳台的环境如何。我是放在室内窗台,现在屋里有暖气,所以长势仍然不错,只要注意浇水就好。
作者: 月夜凝雪    时间: 2024-1-20 20:37
miruhi 发表于 2024-1-20 20:31
可能是气候因素。
辣椒对土壤肥力什么的要求很低,主要是要温暖湿润,但是又不要太阳直晒,所以四川盆地 ...

广东的阳台,阳光充足
作者: miruhi    时间: 2024-1-20 20:40
本帖最后由 miruhi 于 2024-1-20 20:42 编辑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4-1-20 20:37
广东的阳台,阳光充足

阳光不能太足。每天有4小时光照就够了。强光暴晒反而长不好
作者: Wenber    时间: 2024-1-20 20:41
辣椒最多对寒湿有点用   东南沿海可能是湿热 越吃越越严重
作者: 伊藤言叶    时间: 2024-1-20 20:44
川渝吃辣其实不是去湿气,而是补“阳”气。

重庆一年365天有280多天是不见天日的。2017还是18年我人在重庆特意观察了下(观测范围主要为沙坪坝、江北、渝北、渝中4区。),从当年的9月1日到来年的3月1日这整整六个月,只有三四天的下午出过1~2小时太阳,一天的上午出了半天太阳。

你粤天天晒得一比,元旦过去没擦防晒霜晒得脸皮都疼,再吃辣不得爆裂而亡。

作者: 汪达    时间: 2024-1-20 21:19
辣椒富含维生素C,身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吃辣椒补充维生素C就能改善
古人不知道什么是维生素C也不知道什么是辣椒素,把吃辣椒出汗理解为祛湿气让身体变好,实则是补充维生素C带来的效果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作者: ddrrr    时间: 2024-1-21 0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242599693    时间: 2024-1-21 09:28
冰寒之月 发表于 2024-1-20 20:00
话说为啥一定是甜党和辣党对立呢 四川本身就产糖 清朝有段时间沱江流域还成为了第一大产糖地 著名糖城内江  ...

四川很多菜为了调味加一大勺糖的
作者: 苯海拉明    时间: 2024-1-21 1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sdfdsa456    时间: 2024-1-21 1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0827    时间: 2024-1-21 10:23
本帖最后由 KA0827 于 2024-1-21 10:25 编辑
ws001 发表于 2024-1-19 20:47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实行盐业垄断制度。

清代有11个产盐地区,分别是山东长芦、浙江两淮、广东、福建、河 ...

湖北盐贵,但湖北江汉平原地带传统饮食口味是很清淡的,一点辣椒都不吃,这不是矛盾了么。

或者清代江汉平原的经济好到普通穷人都能承担得起更贵的盐价,不需要用辣椒代替?




欢迎光临 Stage1st (https://www.saraba1st.com/2b/)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