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39|回复: 91

发烧友退散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聊聊日本动画片的音效(剧场版限定)


不知道是动画原理的问题还是行业规则,反正日本动画音效给我的印象是“意识流”。不说神灵受这类以音为卖点的,大部分TV动画的音效“能听出是什么”就不错了。值得单拿出来说的也就是剧场和OVA。
如果把好莱坞流行的那种称为真实系,那动画就是空想系,不仅很多镜头的声音现实里根本没有,而且动画因为作画的特点习惯省略背景,给观众的感觉是盯住人物就好,至于环境音管它娘。迪斯尼这块有好莱坞管着还好,日本就不是了,刻意强调脱离环境。比如电影在高潮段落配插入曲,会把环境音减低,配合气氛,但是日本动画常常彻底取消声音,只剩音乐,虽然观众也都习惯,但是毕竟是个差别。

总的来说,日系动画不太强调真实和丰富,重点是“主要音效可信”。
首先是“主要”,比如我们在学校楼顶,听到的有学生喧闹声,蝉声,然后呢?没了。按理说还有马路上的汽车声音和风吹树叶声,但是日本动画里很少听到。日本学校离市区远,车少,夏天热,风小,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你在画面上看不见,作画人员不是摄像机,画不到那么远,音响导演就当它不存在了,这不一定是导演水平低,而是动画观众习惯这样的表现方式了。
(可以听好莱坞的一些经典俗片,比如拯救大兵里的音效,激战中极少的几个窗口看出去的画面,甚至向街面空旷的窗子风声不同的问题也考虑到了。)
其次,“可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观众必须在生活中听到过。这和画面的可信完全不同,人的想象和幻觉都是视觉的,声音都是凑合过去的。比如宫崎片子的飞艇引擎声据说是采用的真飞艇,这很好,但是《ESCAFLOWNE》片头那个东西到底是不是飞艇呢?导演自己也不知道,于是就把喷气式飞机的声音找来了。按理说这是不行的,问题在于从来没有观众在山上靠近过飞艇,这种情况下强调真实性等于对牛弹琴,飞机进场的音效反而更接近观众“震撼”的需求。所以假的未必就不如真的声音,“可信”就是这样。


想问设备的人,从这里开始就不用看了,请出门左转单开喷帖


ESCAFLOWNE,大烂片,剧情之烂简直超越宫崎移动城了。但是这个片子制作一点不含糊,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美和最好听的动画之一。应该说在日本动画靓仔顶段落,仔细听,有鸟叫,有风声,马路上的车声,直升飞机声,还有楼下部活女生的口号声,定位清晰,效果可信,这TM不完美了么?但是有问题,怎么这女生的口号就只有两句呢?这段情节4分钟,某人连续不停的喊了4分钟(像是板板自己喊的),没有回应,没有变化,凉宫最终话的长门广播也不过如此,何必呢?这应该是日本在人声方面的思路缺陷,太注意专门的配音,音响监督心血来潮想找路人ABCD加段东西,或者无名氏想哼一声,得,您去找制片说吧。

听到涛声,跳跃时空少女
两者之间差了10多年,而且一个电视电影,一个剧场超大作,硬件条件差了整两层,按理说是没法比的,但放一起比,反而说明了一些东西。
从作品题材来说,其实都算是生活系,跳楼娘虽然有时间旅行,但场景都是现实里的,单从取材的角度看,两者没有区别,所以真正差别在于导演想塑造的氛围。
听到涛声原本的那条双声道足够精彩。2D动画在根本上是一种刻意消除空间感的东西,很多时候观众是感觉不到房间结构和镜头深度的,涛声在这方面反而非常在意。街道也是,机场也是,声源都能很明确的找到,尤其是人声,绝不糊弄。有时窗口附近的两个镜头之间差不到1米,对环境声的处理却完全不同,其实生活中未必差别这么明显,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咦好细致好真实”。还有,把伴奏的音乐放到背景音源里,这样既渲染了气氛,又没有和人物对话喧宾夺主,虽然别的片子也偶尔采用,但涛声里用的非常多(有兴趣的可以看舌战群娘那段,体育馆里传出来的音乐用得简直出神入化),日本动画常见的那种音乐压过情节的情况反而成了少数(实际上只有两个旋律)。总的看,涛声采取的是刻意强调环境声来塑造现实感的方式,显然导演想要塑造“真实生活中的恋爱故事”。更可贵的是,导演的分寸拿捏的非常好,杜被松野抽飞那段,杜辩解时环境音故意开的很大,被打后一切声音戛然而止,就像常说的,“那一刻他震惊无比,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
跳楼娘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借助强大的音源表现,真实感一流(好吧当我没用过临场感这词),声音的丰富性也不错,但主要强调的还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环境音基本只剩一种,完全退到后台,学校就是吵闹声,房间里就是知了叫,好像在说“死宅不看女主角瞎想什么呢”。音乐也是尽量往前压,巴不得把观众的情绪彻底控制住。就作品来说,也许有什么学术上的理由,但,其实还是导演个人的喜好吧,这点看那部号称史上最强的海贼王剧场版就知道了。

侧耳倾听
其实这个才是该涛声一起比的东西,时间接近,公司相同,题材完全一样。但是……果然还是定位差太远了么。
简单的说,侧就是王牌配置,主流需求,不用玩太多技巧——因为它面对的观众根本想不到那么深,但是功夫一定下足——这才对得起G和近藤的名号。画面里有的东西,音效都不会落下,而画面里没有的,也绝不加上去,顶多就是屋外过辆救火车而已。霞路过操场的时候人头窜动,等到做到椅子上,居然只剩知了叫了。宅和小资坐在X万的设备前,或者动画人坐在剧场里,看到这种表现方式肯定是扼腕叹息,但是坐在剧场里的观众,他们是意识不到的,他们打心底里就不认为这是现实的故事,当然也不会用现实世界的情况来联想。反过来,片子里做出来的音效却又相当细,在学校里时明显可以感到不同大小的屋子声场的不同,图书馆的架子间和小房间也有区别,开阔处的喊声会受风影响——甚至这样的细节也注意到了,音效师下的功夫,让人想要顶着青天跑出去泪流满面。
拿一个场景来说明主流动画需要的音效。比如月(那只猫)跑过去斗邻居家的狗,于是传来了狗叫,之后镜头转开,狗叫还是有,因为观众注意到这个细节了,你不能忽略。而如果没有之前月斗狗的镜头,当然音效就不会做。而面向动画迷的片子,假设镜头只跟到猫跑开,并没有表现斗狗的场面,但是逻辑上这个事件也是可能发生的,所以音效也会做出来,这不光是动画迷兴趣不同,也是音响监督的一种自我满足。

龙猫
观众感受这东西很奇妙,对同一个东西,有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观看的感觉完全不同。现在回去看龙猫,除了录音质量不错,很不容易找到正面评论题材,现在认为电影声效应该有的很多东西都没条件做,感觉和从发烧友家倒退回大学宿舍差不多,还是15平米放4台电脑3对音箱的宿舍。但是以“当时条件不行”为前提再看,你又确实挑不出毛病。虽然环境声源比较单一,起码做到了真实可信。音效的空白有点多,很多时候简直是万籁具寂,经常看到小萝莉在比寂静岭还恐怖的大自然里奔跑,不过多数时候音效空白都是一闪而过,马上就有音乐接进来。站在当时观众的角度想想,这样的处理方式似乎也很正常,非要在2D画面上接360度的音效塑造空间感,这种想法颇为无理。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大致就是这么一回事,观众可以接受一个音效很烂但是效果恰到好处的片子,只是影迷和业界不接受罢了。这让我想起所谓的“非玩家”对游戏画面的评价,他们只能看得出2D和3D,至于质量则无关紧要,“PS3画面比PS好?不都是立体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书记复出第一帖

[ 本帖最后由 equaliser 于 2008-3-24 22: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真的,外野给辟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书记?前排就坐
话说联动得真慢
http://popgo.net/bbs/showthread.php?threadid=4767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想问什么设备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talisman: 听到涛声这段令我醍醐灌顶,果然S1不能没有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的前排
: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您回来了.此刻我泪流满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真的是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书记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长街迎书记>: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不厚道,拿半个月前的东西来糊弄我们啊-_-
在泡泡沟已经看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到涛声的看法,我也交流过了
就不再说~~~~~

看法的出发点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6个字符的ID: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xiv 的帖子

>:o 汝观察力不够啊。仔细看看,多了下面龙猫的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怎么好像在PPG看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席我一如既往当你f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精............精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帖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书记么...那前排占坐.
刚才系统被识别为D版了,现在勉强能上上网orz,明天让人给重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满塞~

说到声音的真实性,其实电影的也不是很真实的,尤其是战斗场面,航母上飞机起飞时高达125DB的噪音,155MM加榴炮的噪声等,反器材枪的枪声,如果全部真实还原的话,接下来的声音没有观众能听得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在里曾看过了 但仍然支持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D 书记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书记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虽然是老物,mark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等您可是等得…………:~(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欢迎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你要清楚一件事

人类是根据左右耳朵间距造成的接受声音的时间差来判断方位

而动画电影很多都是靠音量大小来进行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页迎书记

mark慢看:prou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这里很多人都没听过的看法,只有书记听了
我再说一遍,听到涛声和侧耳倾听的对比
我的看法相反

从真实的录音出发,我有2-6路甚至更多环境声,每一路可以代表一种情绪或者一个方位的音效
当故事情节需要,我可以都把声音推上去,让大家听到,也可以只放1路或者个别几路
也可以通过突然掐断一路开始另一路来达到声音的蒙太奇

而关键就是结合剧情需要,这样和很方便的统一了听到涛声和侧耳倾听技术和编排手法上的一致性
唯一不同的是,你们从音效内容出发了,文化化了,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这其实不是音效技术上的区别,而是仁者见仁的观点上的区别

[ 本帖最后由 hein 于 2008-3-24 23: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归来第一贴。一定要马克:D :heart: :vampi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日期还以为诈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发贴,S1众泪流满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里可能根本没几个会仔细看完一楼,因为太高兴了。: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回贴比较外野化~~~

书记回来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熊猫阿黑 于 2008-3-24 22:59 发表
书记你要清楚一件事

人类是根据左右耳朵间距造成的接受声音的时间差来判断方位

而动画电影很多都是靠音量大小来进行定位。

都有吧,“人耳聽覺除了對於音壓與頻率具有不同的響應之外,聽力正常的雙耳聽覺,可判斷聲音的方位與距離,主要依據相互聽覺強度差異(Inter-aural intensity difference)、相互聲波到達時間差異(Inter-aural arrival-time difference)、以及外耳廓效應(Effect of the pinna)等三個現象。”

而且就音乐音效制作来说,设定各方向的音量大小显然要简单得多。

引用内容详见:人耳听觉现象之基础探讨
作者:杨哲彰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article/articles/technical/file/(2005-04-04)%A4H%A6%D5%C5%A5%C4%B1%B2%7B%B6H%A4%A7%B0%F2%C2%A6%B1%B4%B0Q.pd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动画音效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真实,而是情绪上的真实,所以才会出现虽然声音完全不符合常识但却恰合当时情景的奇特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D 书记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9 10:15 , Processed in 0.52967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