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e1st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7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 大西洋月刊:波音与美国制造业的黑暗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某个时间点,这家飞机制造商失去了自己制造的飞机的兴趣。它能重新找回它的工程灵魂吗?


在工厂车间,比尔·博音的身影再熟悉不过。他的办公室位于改建的造船厂旁边的大楼里,工人们在这里车削木头、缝制布料机翼、固定波音 C 型飞机的控制线。"除了事实,没有权威。事实是通过准确观察获得的。"门外贴着一块牌子写到。还有什么能比他制造飞机的过程更需要仔细观察呢?1916 年的一天,波音在工厂发现了一根切割不完美的翼肋,他把它扔到地上,慢慢地把它踩成碎片。他宣布:“我宁愿关门大吉,也不会让这种质量的产品走出工厂。”



当戴维·卡尔霍恩(David Calhoun),即将离任的波音公司CEO,于今年1月的某一天罕见地出现在西雅图的车间里时,情况显然截然不同。作为CEO阶层的一员,受过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启蒙,卡尔霍恩不是从隔壁走过来的,而是从波音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总部飞了约2300英里而来。他来这里并不是为了观察粗制滥造的工作是否会出现在飞机上——因为已经出现了。几周前,一架波音737的舱门在飞行中掉了出来。在他访问之后的几天,卡尔霍恩的办公室承认他们仍然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架飞机是如何组装起来的。舱门的限位螺栓要么被错误地拧上了,要么根本没有拧。波音无法确定,因为正如他们告诉惊讶的监管机构的那样,公司“没有有关这项组装工作的记录”。


这两个场景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一个飞机制造商在25年间慢慢但非常有计划地退出了飞机制造业务。几乎40年来,该公司在同一工厂制造737机身,这个工厂曾生产过B-29和B-52轰炸机。到了2005年,该公司将这个工厂卖给了一家私人投资公司,从而与实际的机械工作保持一段距离,并在概念上将风险、资本成本和劳动问题转移到了其“供应商”的账簿上。波音称之为“卸货”。与此同时,飞机的尾部、起落架、飞行控制和其他必要部件被外包到世界各地其他公司拥有的工厂进行制造,然后运送到波音进行最终组装。这家创造了喷气飞机时代的公司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将预制模型飞机套件粘合在一起的公司。波音最近的失误生动地展示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观点,即在对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哀叹中经常被忽略的一个观点:当全球经济力量永久性地带走了一些美国制造商时,即使是那些留了下来的公司也失去了对实际制造东西的兴趣。



过去30年很可能会被记作美国制造业的黑暗时代。波音的衰落展示了导致我们走到这一步的所有问题。幸运的是,它也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走出困境的教训。



在比尔·博音的时代,制造业这个词有着特定的魅力。你可以在制造商信托公司开户。费城的社交名流们在制造商俱乐部打高尔夫球。新落成的哈佛商学院的计划要求在校园内建立一座运转中的工厂。当时的商业英雄——福特、爱迪生、费尔斯通——已经从车间崛起。在那里,他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制造方式。。美国的生产系统——具有可互换零件、专业的机床和流水线组装——是遥遥领先欧洲工艺生产方法的巨大飞跃。它为福特、通用汽车和波音等公司带来了压倒性的优势。为了协调这些复杂的新系统,出现了两种新职业:使用车间语言的工业工程师和使用会计语言的专业财务经理。



起初,工程师占据主导地位。在 1930 年《航空新闻》的一篇文章中,一位波音工程师解释了该公司的检查员如何“持续监督组装一架飞机的数千个零件的制造过程”。工程师菲利普·约翰逊接替比尔·波音担任首席执行官;然后,他将公司交给了另一位工程师 Clairmont Egtvedt,后者不仅在高管层管理 B-17 轰炸机的生产,还亲自参与设计。


二战后,美国坚持其赢得战争的方式方法,享受了长达三十年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在战败的日本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一个后继者正在发展,但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新贵汽车公司高管丰田英二参观了福特的工厂,发现无论他多么欣赏这些系统,这些系统都无法在日本复制。例如,他买不起数百台专门用于通过按一下按钮冲压出一个零件的机床。尽管他的员工不得不使用几台通用冲压机,但他给了这些技术工人极大的自由,让他们找到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最终的结果是激进的:在可再生的改进周期或改善中,成本下降,错误减少。这里出现的是一种不同的公司概念。如果其他部门的管理官僚想要谋生,他们需要对车间或现场(gemba)(大致是“创造价值的地方”)有透彻的了解。所谓的现场步行要求他们例行公事地在工厂走完每一步,直到他们能够理解整体的组装。否则,他们就有可能成为“muda”——废物。


当日本竞争的浪潮最终冲击到美国企业时,最能理解这种竞争的人——工程师们——已经不再掌权。美国的董事会已经交给了财务人员。他们被新的股东价值理论所迷惑,这为他们的崛起提供了理由,但几乎没有动力去追求长期的改进或可持续的成本控制方法。他们的薪酬方案奖励股价的短期波动。有很多方法可以产生这些波动。这就把我们带到了 1990 年的转折点,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研究人员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其中都将日本的体系命名为“精益生产”,并敦促美国企业界向它学习。就在那时,日本经济崩溃,缓解了美国企业的压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国制造商反而加大了外包、离岸生产和金融工程的投入。这一轮的创伤是自己造成的。制造业已经充满了腐烂的恶臭,已被视为昨日黄花。


正如通用电气公司,波音公司最后四位首席执行官中有三位出自该公司,前高管大卫-科特(David Cote)最近告诉《财富》杂志的肖恩-塔利(Shawn Tully)的那样,制造业开始被视为 "粗活"。摩托罗拉公司的前身是高尔文制造厂,因其对质量的虔诚追求而闻名,但在向软件和服务业倾斜后,摩托罗拉失去了在手机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英特尔将硬件领域的领先地位拱手让给亚洲竞争对手之前,身着兔子装的工厂工人曾是高科技制造实力的代言人。英特尔现任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最近写道:"我们曾经率先开发了这种非凡的技术,现在我们发现自己受到了世界上最脆弱的全球供应链的摆布。"


菲尔·康迪特 (Phil Condit) 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曾负责监督大获成功的 777 的设计,当我 2000 年底访问该公司时,他就在波音公司的高层。他对车间并不陌生。他开着高尔夫球车穿过波音公司的埃弗雷特工厂,指着我们上方延伸的水平尾翼。他惊叹道,很难相信它比 737 的机翼还要大。回到他的办公室——仍然位于杜瓦米什河畔,但由于最近与麦道公司合并而**扩张——是一种不同的欢乐。 “哇!哇哇!”他的母亲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到了波音公司当天的收盘价。而且,很快就会出现的情况是,他希望与他在《普吉特湾商业杂志》上描述的“如何设计飞机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二年,他将波音公司总部迁至芝加哥,将高层从车间撤走,当时该公司正着手采用全新的飞机组装方法。


波音最新的飞机,787梦幻客机(Dreamliner),不再是内部生产。相反,波音公司会将设计和建造工作外包给“合作伙伴”公司网络——每家公司实际上都有自己的迷你波音公司,并拥有自己的供应链来管理。 “过去,你会让一些波音公司的人开发蓝图,然后走过来说,‘嘿,你能为我建造这个吗?’”海港研究合作伙伴公司分析师、前航空航天工程师理查德·萨夫兰 (Richard Safran) 告诉记者。我。 “现在,你要求他们设计、集成、研发。”


这种“轻资本”模式有很多吸引力:烦人的工会、昂贵的机器车间和开发预算都将成为别人的问题。关键的财务指标会立即改善,因为成本转移到了其他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少”,表面上看与日本的精益生产有些相似。但是精益生产是将专业知识重新推回到车间,而这种方法则是彻底将车间和专业知识一起赶了出去。除此之外,波音工程师 L. J. Hart-Smith 在 2001 年波音技术研讨会上发表的一份富有先见之明的白皮书中预见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外包,零件到达时可能无法正确组装。 “为了尽量减少这些潜在问题,”哈特-史密斯警告说,“主承包商有必要提供现场质量、供应商管理,有时还提供技术支持。如果不这样做,主要制造商的表现永远无法超过最不熟练的供应商的能力。”




波音没有听取哈特-史密斯的建议。华尔街将哈特-史密斯的论文视为“怨言”,波音让每个供应商负责自己的质量控制。当这些控制失效时,波音不得不承担修复有缺陷部件的成本。最令人担忧的是哈特-史密斯预见到的危险恶性循环。从会计角度来看,这些实际上由外包造成的修复成本,反而会显示为管理费用,给人一种内部工作成本高昂的印象,并进一步证明了卸载更多制造流程的理由。


在短期内,这一切对波音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 2010 年到 2019 年,波音公司的股价上涨了 600% 以上。随后,这种做法的真正愚蠢之处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波音飞机上的错误软件导致了两起惊人相似的坠机事故,共造成 346 人死亡。


今天,如果你在西雅图海滨站上足够长的时间,你迟早会看到一列向南驶去的火车,它有着波音 737 的独特外形。虽然它被染成了金属绿色,尾翼也不见了,显然不是成品,但你会指着它说:看,孩子们,波音飞机就在这列火车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侧面的标志说明了这一点: 堪萨斯州威奇托的 Spirit AeroSystems 公司制造了这个机身,它并非来自波音公司。它要前往波音公司。


飞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一个部件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灾难性故障。装配工作必须严格控制。但现在--尤其是波音公司不断试图从供应商那里榨取成本的情况下--出现错误的机会就更多了。当联邦航空局的调查人员最终参观了 Spirit AeroSystems 公司的厂房时,他们并没有发现严密的操作。他们发现有一道门的密封条是用 Dawn 洗碗液润滑并用湿干酪布清洁的,还有一道门的密封条是用酒店房间的钥匙卡检查的。


黑暗时代不会一下子降临。摆脱困境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它必须从认识到某些东西已经丢失开始。波音公司的陨落或许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就算你来自 12 世纪,你也应该知道肥皂和粗棉布不适用于制造飞行器。波音公司首席财务官最近承认,该公司“在外包问题上有点过于超前了”。该公司正在就重新收购 Spirit AeroSystems 进行谈判,并已在西雅图郊外一座耗资 10 亿美元的新工厂内制造其下一代飞机 777X 的复合材料机翼。 “航空航天高管终于重新发现了车间”,《航空周刊》在最近一期的封面上宣称。



至于美国其他公司,其中一个最强烈的信号可能来自波音一直努力效仿的公司:通用电气(GE)。在以运营为导向的老板拉里·卡普尔(Larry Culp)的领导下,该公司终于——虽然晚了大约40年——在进行一场关于精益制造的紧急课程。它迟迟意识到,身处“现场”的工人要比只会远程操作电子表格的官员更擅长找到更有效的制造方式。




与此同时,在关键的半导体领域,英特尔已经意识到摩尔定律(大约每18个月计算能力翻倍)并非来自上方,而是来自它曾经主导的制造进步。正如CEO帕特·吉尔辛格所言,公司已经展开了一场“死亡进军”,以恢复在制造厂房上失去的优势。《芯片法案》为他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绿色和其他激励措施正在推动更广泛的、真正地震级的对新美国工厂的支出激增,现在它们的建设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三倍。没有其他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建设潮。





然而再增加多少产能都没有用。如果美国企业界继续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不可能再在这片土地制造产品的悲惨而疲惫的故事,它就不会扭转该国作为制造业超级大国的长期衰落。这个故事帮助大量财富流入了兜售它的高管的口袋。但半个世纪的自我伤害就够了。就像掉下来的舱门一样,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故事只是勉强拼凑起来的。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 ... nufacturing/678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4-22 14:14 | 只看该作者
外包仙人的故事就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4-22 14: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将红莲 于 2024-4-22 14:24 编辑

manufacturing was written off as yesterday’s activity.
怎么好意思在正经刊物里把明日黄花写成昨日黄花的


================

这是不是机翻啊一会湿干酪布后面又粗棉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4-22 14: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muda muda mud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4-22 1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从华为变成小米了。组装厂 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4-22 14: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几个金融财务出身的高管屁事没有钱照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4-22 14:35 | 只看该作者
"绿色和其他激励措施正在推动更广泛的、真正地震级的对新美国工厂的支出激增,现在它们的建设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三倍。没有其他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建设潮。"
虽然我没有任何数据,也没有直观的了解,但是我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4-22 1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他美制造业就是工程设计被财务管理**之后会怎样的真实写照
首任画好一张图纸并按要求留了三倍安全裕度,然后领了钱走人
次任宣布自己review了整套图纸并表示2.5倍裕度就够了,然后领了钱走人

时间来到三十年后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无所不黑 + 1 北约东扩也是一样流程总要做政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4-22 1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饭来张口 发表于 2024-4-22 14:35
"绿色和其他激励措施正在推动更广泛的、真正地震级的对新美国工厂的支出激增,现在它们的建设速度是正常速 ...

想想这是美国的正常速度

—— 来自 HUAWEI NOH-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4-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讲制造业崛起和衰弱的文章里通篇没有看到中国两个字,还是太傲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4-22 15:06 | 只看该作者
饭来张口 发表于 2024-4-22 14:35
"绿色和其他激励措施正在推动更广泛的、真正地震级的对新美国工厂的支出激增,现在它们的建设速度是正常速 ...

感觉是来吹凳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4-23 17:59 | 只看该作者
饭来张口 发表于 2024-4-22 14:35
"绿色和其他激励措施正在推动更广泛的、真正地震级的对新美国工厂的支出激增,现在它们的建设速度是正常速 ...

有据可查的是投资强度(速度?投资额/时间)确实达到了过去的三倍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4-23 18:25 | 只看该作者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只想要好的,外包脏活累活,想得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4-23 18:30 | 只看该作者
美元逆差的根本改变不了,美国的制造业能起得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4-23 2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饭来张口 发表于 2024-4-22 14:35
"绿色和其他激励措施正在推动更广泛的、真正地震级的对新美国工厂的支出激增,现在它们的建设速度是正常速 ...

几大车企里某家在本地有个原本计划今年年中能用的厂房,去年12月的时候好像是完成了30%(已开工一年多)。
亲友圈有人花了一天时间完成对方要求的各种培训(包括防护服的穿戴),结果开干前被告知不能进园区,一个在墙内站梯子上就能干的活最后在墙外用机械送进去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4-23 20:39 | 只看该作者
合众国制造业的象征。
曾经的波音。
如今的波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4-23 20:51 | 只看该作者
黑?还不够,还不够,还不够口牙!!!


===========
波音執行長選「30年財務老將」救品管? 非工程出身惹議


機艙門半空脫落、機輪掉落、引擎整流罩鬆脫,不明原因導致飛機空中急墜…… 今年1月起,老牌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接連爆出事故,掀起重大品管危機,公司高層三巨頭紛紛下台。但現在問題是,誰能收拾這個大爛攤?

當營運長才三個多月的波普(Stephanie Pope)被視為下任執行長的有力人選。她是航空業的30年老將,內部提拔的好處,是能立即上手,但質疑聲浪也很快浮現。最直接的理由是:她的專業並非飛航工程,而是財務會計出身







=============


没救了,割了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4-23 21:45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公司主要是财务人才——那“造不如买”!买飞机不就行了,还自己造个毛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4-23 21:52 | 只看该作者
笑。只是制造业的问题?

该不会有傻逼真的信波音叭叭掉零件只是因为波音制造问题?维护就没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4-23 21: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职业经理人管理,你选的嘛,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4-23 22:14 | 只看该作者
西大属于生产关系压迫生产力了吧,真要定体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4-23 22:18 | 只看该作者
只要三哥开始造波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4-23 22:1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啥时候能把杰克·韦尔奇刨坟掘墓挫骨扬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4-23 22:2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像只有波音才有这问题一样,现在国资委提的“一利五率”同样导致主导权交到了财务人员身上,LZ文里提到的这些正在各个央企里发生,而且更为荒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4-23 22:27 | 只看该作者
MD什么明末复刻,其他的都不重要,重点是得让技术人员远离管理职位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4-23 2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公共汽车 发表于 2024-4-23 21:45
既然公司主要是财务人才——那“造不如买”!买飞机不就行了,还自己造个毛线! ...

买不如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4-23 22: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man
what can i s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4-24 11: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公司病而已,无论外包与否,管理层肯定是和基层越来越远,最终导致责任链无限拉长,监督成本无限升高,管理效率无限降低。这是大公司的宿命,原因也很简单,顶层管理层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就算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作假/美化自己也比底层员工更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财务线的更容易晋升,因为他们就是上一任作假的白手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4-24 11:18 | 只看该作者
波音是美国国企,国企会发生的问题应该是通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沪ICP备1302023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GMT+8, 2024-5-6 06:56 , Processed in 0.05343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