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4|回复: 9

【转贴】喧哗及其所埋葬的:2007年的中国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对绝大多数中国导演来讲,合理控制成本和追求个性风格这对天然矛盾,依然是阻碍他们事业发展的死穴。预算永远不够,票房永远低于期待,没有任何渠道获得额外经济补偿的那些年轻导演们,注定要继续在生死线上徘徊挣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舆论和民声,也仍旧保持着隔岸观火的标准姿态,将市场化和国家化的悖论同时压在天平两侧,并坐等奇迹出现。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并没有带来投资环境的根本性变化,虽然它确实是低成本电影获利的一种可能性参照,随后蜂拥而至的效仿者也大都不遗余力,但“疯狂”黑马电影遍地开花的热闹场面却并没有如期出现,多数低成本电影的实践者仍然在朝不同的方向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搬起石头砸自己和别人的脚,至于那些背景深厚的大制作,则纷纷以各自的华丽之姿向着不可思议的深渊和漩涡跌落……
    政治正确是永不破碎的坚冰,在此前提之下,“昆汀模式”难以成为突破的捷径,性和暴力这对现代电影的迷人利器仍然受到最严厉的制约,不过,在种种严峻现实之下,2007年毕竟诞生了几部“前所未有”的新颖作品:《铁三角》的肆意妄为堪称惊艳,《太阳》则在一片唏嘘中再度冉冉升起,《集结号》在冯小刚导演漫长的世俗履历中绝非庸俗一笔,而李安的《色,戒》,虽然在黄纪苏等人借题发挥的长篇檄文中被扣上历史罪人的骇人高帽,却也毫不保留地向着电影尺度的漏洞发起挑战;此外的惊喜还有政治图典式的《投名状》,不知道监制黄建新在这部影片创作中分量几何,但我分明看到《背靠背,脸对脸》里的那个对政治斗争理解透彻的黄建新,陈可辛出面勾画的所谓兄弟情,不过是影片挡在幕前的一面幌子。至于那些在历史的枕边被迫无声滑落的低成本电影,尽管每一部在现实中的遭遇都像是一出经典的黑色悲剧,但毕竟也出现了像《十三棵泡桐》、《图雅的婚事》、《颐和园》、《盲山》、《苹果》、《光荣的愤怒》这样既保持着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又凝聚着当代中国冷静、警醒意识的反省之作。在这个以奥运、股票、房地产和个人置业为话语核心的疯狂年代,2007年注定是草率平淡的一年,但却绝非敷衍塞责的一年,一切劫数与变故,似乎都在预见着那个即将扑到我们眼前的未来。

    一、阉版、零宣传和禁止上映
    春天,吕乐导演的《十三棵泡桐》在最后关头因教育部的意外干预推迟上映,直到不久前才以音像制品的形式凄惶上市,不但原本可能达到的社会影响完全烟消云散,正版DVD寒酸的影像品质更让这部先锋电影的光彩大打折扣,不能说不是一大憾事。在这部刀子般的作品中,吕乐第一次将矛头直指中国当代教育,刀锋划过表皮,割裂皮肉,却并未继续用力挫其筋骨,可以说批判已经有所保留,但仍难逃被临时从宴席上撤换下来的命运。如果说政策的意外插手是导致《十三棵泡桐》出局的主要原因,那么,有着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皇袍加身的《图雅的婚事》,虽然如期踏入院线之门,最后却也票房惨淡就有些令人费解。但这其实也不希奇,中国缺少像美国的米拉迈克斯那样不遗余力(并卓有成效)发掘艺术电影掘金潜能的电影发行公司,《图雅的婚事》在宣传推广上的投入几乎为零,对一部名副其实的大奖影片,此种待遇实在荒唐。没有人把赚这笔小钱太当回事儿,另一个客观现实是,《图雅》在商业上缺少卖点,而中国市场从来没有提供给公众消费艺术电影的良好环境,质量上乘和票房基本难成正比。处境类似的低成本电影,还有下半年上映的表现农村现实的黑色喜剧《光荣的愤怒》,该片以悄无声息地低调从院线滑进滑出,和《图雅》的倒霉劲儿如出一辙。这部导演曹保平在2006年就已拍摄完成的电影,在审查和入市两个重要环节上都遭遇围追堵截,影片为最终上映付出的代价,就是在绝无任何宣传的前提下,毫无悬念地放弃票房。
    本年度比“零宣传”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所谓“洁版”的频繁出现,民间对此的戏谑说法是阉割,搅动国民不安心态的《色,戒》当属个中翘楚。不过,从最初的 30分钟到最后的12分钟,代表“公众利益”的剪刀手们也还算手下留情,好在公众期待的底线还有盗版作后备。其实,针对过境影片的删节,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强化训练,观众已基本可以忍受(不忍又能怎么着呢),况且《色,戒》亦属“必须分级”的罕见个案,以此衡量,本年度真正称得上删节过度的电影只有那部徐克、林岭东、杜琪峰合作的《铁三角》。《铁三角》第二部分被剪地相当潦草,完全不顾因果逻辑,该部分的导演林岭东却因此背了黑锅,受着千万影迷的痛骂、诟病,实在冤枉。
    无论肢解、阉割、放逐,即使受尽千般委屈,获准上映的影片相比那些被“禁止上映”的电影,总算拥有合法身份。政策并非完全不懂通融,最近几年真正“禁止上映”的国产电影其实屈指可数,多数是所谓“无限延期”——只是死刑、死缓和无期徒刑,毕竟悬殊有别——比如李玉导演的《苹果》,经过长达一年的斡旋谈判,修改了又修改(情节删节共有51处之多),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但彭浩翔的《出埃及记》就没有这样的好运,它的的确确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这种组织(片中虚构的女人谋杀男人的组织)”这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理由,被断然枪毙的。娄烨的《颐和园》也不是拿来陪绑的,因为它死的更早,据传说,该片在性爱场景的程度和密度上不亚于《色,戒》,但我们现在不能公开谈论它。娄烨这次,相当于被主流遥远流放,他代表了另一种可贵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被普遍认为是值得肯定却不必效仿的——在任何时代,“修改后发表”都不是专属于中国电影的特殊语境,一部电影想上市赚钱首先必须接受行业“游戏规则”的改造,这里的“游戏规则”包括商业规律、道德底线、国家政策和商业利益权衡等很多方面,复杂地如同世界本身。

    二、苹果削掉的不是皮,是肉
    不合时宜、粉饰涂抹的旋律小片往往令人大倒胃口,但那些真正富有诚意且质量上乘的低成本电影也屡遭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排挤,就难免令人焦虑不安。它们或被有意忽视或被暗地阉割的现实,不仅挫败创作者的激情,也常常加深了观众对“看不见的影像”的层层误解,这误解有时表现为它们被吹捧地过了火,有时则是被挖苦过了头。我非常同意某位高人的这一见解,“艺术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但这个判断可能回避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艺术的成功如果缺少商业成功的庇护,至少在它出现的那个时代,其成功是要打折的,甚至要打上一个问号。
    相比《图雅的婚事》获得的追加荣誉,《十三棵泡桐》和《光荣的愤怒》这类低成本电影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还被冷酷地人为放逐,这既不公平也不正常。在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关于《十三棵泡桐》的评介都非常罕见,关于纪录片《高三》和《请为我投票》的讨论就更少,也许教育问题不如“华南虎”和“纸包子”更有趣更值得纠缠?《光荣的愤怒》涉及中国农村的基层建设问题,话题本身讳莫如深,它比教育更尖锐、更触及根本,因此也更不便于展开深入讨论。另一部涉及农村问题的《盲山》,则被认为是导演李杨富有诚意的失败之作,但反映城市生存状态的女导演李玉的新作《苹果》,却显然是她目前最好的作品,我个人毫不掩饰将其视为2007年华语电影最有价值作品的“极端”看法。
    有人认为“影片的剧情是对时代的侮辱性描写”,我不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仅仅是个智商问题,对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出如此严重的判决,其所代表的价值观令人不安。这是一部让人内心翻江倒海的电影,它并未侮辱这个时代,相反,它以令人钦佩的勇气和叙事手法,深刻见证着这个时代。有一天,我相信当我们都已经死了,它一定还活着。当然它并非完美之作,比如影片对女主角刘苹果的处理就缺少必要的深思熟虑,在她身上,似乎还缺少令人震动的个人觉醒,这实际上也是影片没有造就足够悲剧感的关键所在。也许。但毕竟很少有作品敢于如此写实、坦白地反映当代中国城市的冲突问题,这足以令我感到内心震动;很少有作品如此有力度地去表现这个时代的道德崩塌和价值迷失;很少有作品深刻地、戏剧化地表现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情感撕裂(相比之下,《好奇害死猫》就像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童话)。梁家辉这个角色没有使中国富人被主观地妖魔化,有钱人严格遵守着游戏规则(不是因为他们比穷人更高尚,而是因为那么做对他们更有利),相反,容易价值失衡、铤而走险的倒是那些处于劣势的穷人。这难道不是现实?但,又是谁一手造就了这个现实?

    三、吹响集结号,纳下投名状   
    相比那些步履艰难、随时随地面临当头棒喝的小片,2007年,中国式大片的生存环境也并没有获得任何根本改善,张艺谋离席而去,让公众对久违的姜文更加期待,但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导演却让所有人的希望落空。短暂的错愕之后,是不得要领的辩护和一轮轮暴民式的攻诘。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也许,也许中国向来就是如此。
    把电影拍成梦和把梦拍成电影,貌似一码事,其实相去甚远,电影和梦幻天然相通,费里尼的《八部半》就把电影拍成了梦,但梦和电影之间咫尺天涯。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企图把自己的梦翻译成电影,这种创作方式“前所未有”,非常刺激,但相当冒险,这冒险带来的结果,就是作为成品的《太阳》优势和缺陷都极醒目 ——技术上无懈可击,叙述上极端个人,整体像一幅气势恢宏、色彩饱满的表现主义绘画,结构错落,情感深沉,但故事本身不能引起集体性共鸣。然而即便是一部 “毁誉参半”的作品,《太阳》依然堪称迷人,它用饱满、朴拙和瑰丽的梦幻视觉证实了“梦乡”存在,那里超乎想象的东西饱满而纯粹,那个世界让人有想扑进去看个究竟的冲动。这电影就像是一本长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头两章,但就像用来打断美梦的铃声总是来的太早一样,波涛汹涌的舆论过早终结了捕梦者姜文的叙述,让他从一个急于说话的人,变成了一个开始学习沉默的人。
    相比姜文,李安是个一向懂得沉默并善于利用沉默的导演,但《色,戒》表明,他也许更懂得如何在沉默中的爆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华语世界都在为一部《黄金甲》争得面红耳赤,而今年,看过《色,戒》的人都在议论汤唯(因为看不到这个女孩和梁朝伟做爱的镜头,很多人甚为光火)。与其探讨永恒的暴政,不如讨论女人的裸体,这迷乱中的前行相当来之不易,黄纪苏的檄文貌似狂飙谬误,实如一道闪电,照出各人的犬儒与狰狞。《色,戒》再次证实,电影并非单纯的世俗娱乐,它能给面无表情的时代注入情绪,能让每一个日常生活,成为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相比《色,戒》的克制与压抑,《集结号》局部的血腥令人惊愕,但整体的历史反刍却令人欣喜,对于一篇必须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书写的追问(质问)文章,编剧刘恒、导演冯小刚已经绞尽脑汁,他们如果全无羁绊,决不会这样委婉地处理故事的后半部(抱歉,后半部实在比较泄气)。现在的《集结号》,我相信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经营。
    再说《投名状》。《投名状》并非一部探讨复杂人性的电影——虽然复杂人性是使这部电影得以实现的根基,兄弟情是它的叙事表皮——在艰深的政治诉求之下,它实际上也牺牲了部分的人物合理性,比如姜武阳富有层次但略显单调的单纯,特别是他最后企图用杀嫂来阻止兄弟反目的荒唐举动,比如赵二虎至死未能看透“大哥”本质的仁厚和忠诚,三兄弟中只有一人始终逻辑严密,那就是李连杰扮演的庞青云,因为只有这个人物,这个一步步主动倒向黑暗面的核心人物,才最有效地击中了权力的要害:最危险的谎言总是堂而皇之,先将人征服,方加以利用——暴力革命的队伍总是在被洗脑后才踏上不归的征途,而征途本身则是最有效的洗脑,这并非新闻,同样的故事曾发生在历史更迭的任何时代,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圣战骑士和异教徒之间……当然也曾发生在中国,如果你的记性还没有那么坏的话。
    虽然《投名状》可以被看作一个普遍适用的经典文本,但它更主要地还是投射出自由派对近代历史程序的深刻反思,而这种反思是带有几分剑拔弩张的,它决不同于《集结号》提出问题后又迅速自我瓦解的妥协态度,它提出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却并不急于得到回答,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答案早在每个人心里集结,根本无须反复证明

    四、关于批评的批评  
    擅长非难和鄙视的社会,总是会把怨恨的脏水泼到那些手足无措的导演和作品身上,从来也不手软,但那些斩钉截铁的批评却总是带有可疑的想象成分,一半以上的 “观后感”其实只想借题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对参与评论兴致勃勃,最终大家成功地将批判一部热门电影演变成为一口全民大涮锅,每个人都不断地扔东西进去,然后又不断捞走所需,结果电影本身沦为无用的药渣。但奇怪的是,在这种“繁荣”之下讨论却并未变得更多元,相反,绝对化倾向总是将人们对一部电影的看法从这个极端引向另一个极端。在疯狂捍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人性之花绽放了,有时愤怒便趁机取代温和,狂妄就势淹没了理性,反正任何一种观点都无法得到仲裁,人们在恼怒之后学会了用默认自己的胜利来维护自尊。虽然我不认为这就是书上所说的言论自由,但我依然要珍视这样的自由,因为,胡说八道的含混比万众一心的沉默更有价值?!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说过一句精辟的格言,对于某些总是默许自己频频发飚的“评论家们”来说,这也许是个非常好的提醒:“我年轻时不敢太激进,免得年老时变得太保守。”
    对于评论界含糊其辞的评判标准问题,可能还有这样一种更理论化的解释:“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利益的分化,活跃在各阶层的评论者们几乎在任何问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激烈讨论……随后热力丧失,争论平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反而预示着这个问题的无法解决……虽然分化是个成熟的思想市场标志之一,多元社会也以此为基础,但多元并不等于离散,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因离散而走向的极端。”(引自并篡改自许纪霖《启蒙的自我瓦解》导言)。

    当好莱坞以复杂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的双重姿态,走到了《谍影重重3》和《死亡证据》(或《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这种电影美学的双向极致,走到了《一望无际》或《狮入羊口》这种能真正使用一部电影和政府阴谋论公开对话,并迫使媒体和民众也一起反思国家命运和处境的时候,大多数的中国电影还依然在烂泥路上踉跄着奔赴市场化的热闹集市,但你无法否认,有一股粘稠到任何力量都难简单化解的痛惜和批判之力,正在从时代与历史的双重伤口中用力涌出,这就是我们的 2007年,和2006年一样尴尬,和2008年一样缺少悬念,但你最好不要说我只感到绝望,因为,这是一份不失望的备忘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58a9901008jje.html
原文被新浪和谐了…………:slee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第一压抑

——2007主观印象

文/ 尚可





1.删掉的床戏



    看了《色,戒》足本的人有资格替那些只看过内地的删节版的人鸣不平,甚至可以号召他们去消协告状,因为《色,戒》的删节版可以说什么都不是,跟那个喂猪的农民用傻瓜相机拍的纸壳子老虎一样,连皮毛都算不上。

    足本中那十几分钟的床戏是李安这部电影的根本企图,其余两个小时的情节其实都是这几场肉搏的前因后果,因此,删掉这几场肉搏,就如同删掉一场球赛的唯一进球,观众错过的不仅是高潮,而是错过了一件事情存在的意义。

    梁朝伟后来说还有更猛烈的床戏在足本里也没用,我相信是真的,因为老易(梁朝伟)在赠送钻石戒指之前的表现有一种施虐狂的满足,而王佳芝(汤唯)“变节” 前的神色带着受虐狂的感激,足本的床戏对此的表现其实火候还不够,至少还差那么一段;但李安这么一个“擅长把握节奏和拿捏细节的大师”肯定是拍了,我估计他是没敢(没好意思?)全用,因为他可能觉得让我们看到的这些已经到了世俗的底线。不过作为艺术家,那场最猛烈的肉搏战在他心里一定是有的,而且他拍了,自己是满足的。

    但是,指望用梁朝伟和汤唯的床戏弥补毛片质量缺憾的人,看过足本后恐怕会失望,因为那几段床戏虽然画质优良、角度新颖,但基本上全无情趣,根本不能满足低级趣味。有个影痴的说得好极了:“通常有情节的毛片是比较高级的,但我没见过用性交姿势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毛片……这电影完全是李安憋屈的产物,一点都不撩人,是纯他妈的艺术。”



2.左派知识分子的批判,和李安的创作动力



    这真是李安的问题,他总能拍出造诣精湛的电影,但也总是一部比一部不招人喜欢。《色,戒》的故事甚至可以跟张艺谋的《英雄》一比:张艺谋的刺客不杀秦王,李安的特务不杀汉奸,听起来这两位中国电影界的大人物简直在遥相呼应。但是,李安不杀汉奸的理由比张艺谋不杀秦王的理由高明一些,前者是因为类似“稳定压倒一切”的号召,而《色,戒》则无比人性——因为那汉奸让那可怜女特务在床上爽了,最后还戏假情真,送给她一枚巨大的钻石戒指——就这么,“性交和钻石压倒一切”。

    内地的左派知识分子受不了这个,说《色,戒》是汉奸文化,李安面向西方跪着……这大帽子扣得其实牵强附会,我怀疑该人看的是删节版,没看到那汉奸在床上给那个女人的震撼——那其实是两个无比压抑的可怜虫在交媾和宣泄。

    也可以说是李安在宣泄。说穿了,《色,戒》写的其实是个人的压抑(特别是性压抑)造成的集体悲剧。一个汉奸和一个缺乏床第之欢的业余女特务,在李安“人性的眼里”没什么区别,是两个同样被残酷的环境极度扭曲的病态人物,他们碰到一块儿,在彼此身上释放,于是那汉奸“通过阴道得到了女人心”,而那不幸的女人太需要这个了——这就是李安的逻辑,他相信“人道”的生理需要强于一个人的国家概念和民族气节,因此,他认为性压抑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使命感。

    看了足本,我觉得我得相信这个,我甚至还想到了西方的那些类似007的间谍故事,知道那些美丽的女间谍一定要提前经过放荡训练,为的就是让她们在执行任务时不会变成王佳芝。

    我们回头再看看李安的其它电影,从《喜宴》、《卧虎藏龙》,到《断背山》和《色,戒》,甚至包括他唯一指导的那个好莱坞大片《绿巨人》,其实说得都是这件事:压抑造成的悲剧;这其实已经构成了李安的创作动力,或许他认为五千年中国传统写得不是鲁迅说的“吃人”,而是压抑。

    揭露这种压抑没法不让人讨厌,不过李安用床戏冒犯的那个民族虚荣心本身也一文不值,他用不着向民族谢罪,跟汉奸也扯不上,他只是揭开了每一个压抑的中国人的伤疤,表明我们这个民族尚未开化的那一面。而谁能说李安的那个逻辑站不住脚呢?得是真正乱搞过的人吧。

    总的来说,《色,戒》是一部招人不喜欢的高级电影,它让人情绪复杂,你恐怕得一面佩服李安,一面想当他不存在。但是,比较而言,那些左派知识分子更让人讨厌——你既不会佩服他们,又想当他们不存在。



3.我们的脱星



    关于汤唯,她演得真不错,眼神可以梁朝伟对射,特别是那张嘴,充满生动微妙的细节,这是个有天赋的好演员。但她不性感。

    不过,很明显,她会带动一大批只有脸蛋、毫无才华的国内花瓶纷纷去脱。



4、《集结号》还是主旋律



    这片子是跟一万多人看的,看完后一万多人掌声不小,听起来像是发自内心的,说明冯小刚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态度在与时俱进。

    原来听说《集结号》是拿着“国共内战”反战的,我当时就觉得冯小刚没这胆儿(其实国内谁都没这胆儿),看完后不出所料,他摆出“人权斗士”的姿势往前迈了一步,不过迈出去的脚没落下,在踏响地雷之前又缩了回来,原地立正,让炮灰得到了烈士勋章。这一立正很妥当,老百姓和老干部都很满意,前者看见了好人有好报,后者看见了政治正确,成了主旋律,大家都安全。

    我们能看出冯小刚的聪明才智,他学什么像什么,《集结号》提高了国产战争片的标准,战斗场面接近《拯救大兵瑞恩》,刘恒的剧本也是近年来所有大片剧本中台词最有味的,结局也能让人最朴素地感动一下。

    不过,冯小刚的好处也就到此为止,他的电影总像是应景的电视节目,他做得到娱乐人民和感动群众,但由于他处处妥协,处处为上下左右着想,习惯服从大众思维,因此他做不了更多,其电影的作品性永远不足。当然他心态好,没有流芳百世的抱负,过去想要拍摄《温故1942》的执着似乎也不想要了,看上去活得越来越明白。

    有人提出了“不像共产党军队”的问题,我觉得这问题扯淡,这恰恰是这片子最好看的地方,我觉得《士兵突击》那里的军队才不像党的军队,有点像我小时候在沙堆上玩的儿戏。



5.反战野心



    《投名状》到处都能看到陈可辛那“第五代式”的人文野心(冯小刚说得好,如今香港人拍电影都在学第五代,而原来的第五代却在学香港人),看来是向陈凯歌的《刺秦》致敬,但它不如《刺秦》,《刺秦》的戏剧性是司马迁提供的,有当权者和反抗者的简单而天然的矛盾,高屋建瓴,无须借力。而《投名状》则为了构筑陈可辛宏大的反战野心,不得不处处使劲,结果他使劲的地方都能看得出来,非常故意,变成了形式主义。

    张彻原版的《刺马》有可爱之处,尽管他那一套“仪式化的暴力美学”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现在看来幼稚可笑,但故事反而有寓言诗一般的戏剧性,张彻就是用最朴素的兄弟情谊和男女关系颠覆远大政治,这没什么不可以。

    陈可辛改编后的故事加入了眼下西方流行的反战思想,既不新鲜,也不巧妙,让人看后反倒可惜这不是一部动作片——因为战争和动作场面拍的很好,如果再长点就更好了——谁在乎电影的反战教育?谁又在乎一个香港人上的历史课?



6.坚硬的姜文



    理想主义者姜文遇到了现实主义问题,《太阳照常升起》在媒体和一个文化圈子里热闹一时,但在电影节和电影院里都比较失落。有人干脆说姜文干了一件“包饺子喂猪”的蠢事,强烈建议他去适应某些游戏规则。但我们也很难说得清让姜文改变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作为国内仅存的最有力量坚持自我的电影导演,我们不知道他是需要彻底投降,还是只需要改变一下所谓的强硬方式?很明显,如果只为解决票房这样的问题,姜文就是不姜文了,他应该借鉴的可能只是李安的创作技巧,在自我表达和大众需求之间找到交叉点。

    比如《色,戒》,李安不仅自己宣泄得过瘾,还能让所有人都为他叫床。



7.《苹果》和小片



    我的同事们应邀去看《苹果》足本,回来后高度评价。第二天我和一个制片人一起去看,我们的看法都有所保留。

   《苹果》有几段水平很高的台词,有两处可以打90分的精彩段落(不是床戏),此外却充满遗憾。我个人认为它没有摆脱“第六代”早期作品的“简单写实”的局限性,如果创作者只想用“脏乱差”来表现“脏乱差”,那不如去拍电视纪录片,电影的高成本投入,决定了电影要用“戏剧性”和艺术手段实现批判,《苹果》本来可以用更有力的戏剧感实现它更高境界的批判,我说的那两处精彩段落——梁家辉和佟大为在天台上谈判,和在酒桌上签合同的段落——本来露出了这一苗头,但此后就失去了戏剧控制,变成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那样灰暗的电视片,个人相当惋惜。

    不过,我们要对《苹果》的制片人方励脱帽致敬,这是个有气度、有智慧、并且始终在行动中的理想主义者,诸位可以看看本期我们对他的专访,尽管我们不能对他的话和盘托出,但你仍能从这篇专访中看到今天的中国电影为何会是这副尊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74e6101008392.html
索性再转一篇了:vampi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有情节的毛片是比较高级的,但我没见过用性交姿势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毛片……这电影完全是李安憋屈的产物,一点都不撩人,是纯他妈的艺术

经典: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nox1 于 2008-1-6 12:06 发表
  当好莱坞以复杂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的双重姿态,走到了《谍影重重3》和《死亡证据》(或《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这种电影美学的双向极致,走到了《一望无际》或《狮入羊口》这种能真正使用一部电影和政府阴谋论公开对话,并迫使媒体和民众也一起反思国家命运和处境的时候,大多数的中国电影还依然在烂泥路上踉跄着奔赴市场化的热闹集市,但你无法否认,有一股粘稠到任何力量都难简单化解的痛惜和批判之力,正在从时代与历史的双重伤口中用力涌出,这就是我们的 2007年,和2006年一样尴尬,和2008年一样缺少悬念,但你最好不要说我只感到绝望,因为,这是一份不失望的备忘录。


很喜欢这段 总结得很好。。。今年很多电影那种欲言又止的痕迹很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观点且不论,两篇用心的文字……

我个人认为它没有摆脱“第六代”早期作品的“简单写实”的局限性,如果创作者只想用“脏乱差”来表现“脏乱差”,那不如去拍电视纪录片,电影的高成本投入,决定了电影要用“戏剧性”和艺术手段实现批判。

-------------

喜欢这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 for lambs被批判的很厉害
作为一部电影,缺乏可看性,单靠3个大牌撑不起来
政府阴谋论也只是对于我们来说新鲜而已,老美不吃这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尚可,尚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你仍能从这篇专访中看到今天的中国电影为何会是这副尊容。...



张口戏剧性闭口艺术手段,我确实看到了: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老晃啊 现在在电影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沪ICP备1302023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GMT+8, 2024-5-21 14:03 , Processed in 0.02138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