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29|回复: 10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说《二百三高地》,就像拍中国的《大决战》,基本上倾全国之力,只不过人家不是政治任务,而是民族情结吧。三位老人家,演儿玉源太郎的丹波哲郎,演乃木希典的仲代达矢,再加上演明治天皇的三船敏郎,都是帅得惊世骇俗,也是日本老一代巨星的大集合了,让我想起现在的日本偶像派来,真是泥沙俱下。三船敏郎演的明治没出场几次,也算惊鸿一瞥。不过他在《二百三高地》的姊妹篇《日本海大海战》里,是演东乡平八郎的,那部片是以日俄海战为主,乃木希典只出场一次,但最震憾的镜头也是二百三高地的争夺战,几千具日本军人尸体倒在阵地上,镜头缓缓摇过。
  秋瑾的诗: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本来就是以日俄战争为题,赞颂日本在旅顺击败俄军,替黄种人争得生存空间的事。只是在中国后来被刻意的忽视了。《桂河大桥》中有一段,日本军官便曾提及此事,说当年日本击败俄国,为黄种人国家首度在大战中击败欧洲大国(之前刘永福在越南战胜过法军,但仅为局部战争),整个亚洲都在庆祝欢呼,事实也正如此,当时的中国小学生在上课前,都会唱大概“黑人红人俱已灭,唯我黄人当求存”之类的歌,并非是后来日本人教育的。而秋瑾在日本时,也结交很多日本武士,对欧美侵略同仇敌忾。日本人在侵华之前,很长时间内是致力于联合中国抗击欧美的,中国辛亥革命的成功,其中就得到日本方面的很大援助。
  这真是非常悲哀的事,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也是亚洲第一大国,在亚洲面临白种人欺凌时,第一个出来打败欧洲的,竟是小国日本,并不是中国。而清政府甚至不敢联合日本驱赶俄国,最后还要靠日本战胜后的施舍拿回东北(《二百三高地》丝毫没表现中国,也没提后来将东北还给中国的那么“光彩”的事)。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堕落。在经历了数度浩劫之后,中国的文化精神已丧失殆尽。而这种文化精神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保留于中国文化的学生,日本人的血液里,当乃木希典久攻不下二百三高地,写下“无德无能,乃木希典”的字幅时,我感到很悲凉,那是多么漂亮的中国汉字书法啊……而在海上,全灭俄国两支世界级海军的东乡平八郎,腰上挂的印,是“一生低首拜阳明”(一生崇拜王阳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让我说你点什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當學生覺得自己的老師不堪一擊的時候,通常都是殺師出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 :cruel: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看新中华1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00%会飞


顺便赞同一下3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乃木希典那种胜利,不要也罢............:sleep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烦把乃木和东乡相提并论
东乡打仗靠的是战术和指挥 乃木靠的是小强精神 再说丫西南战争时怎么不切腹 装模作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5-31 16:52 , Processed in 0.143121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