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暗剑

[电影] 追光动画《长安三万里》2023年07月08日上映 终极预告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萨文科夫 发表于 2023-7-23 11:15
中年油腻李白好评,将近酒那一段有点太出戏了

片子节奏太慢,那段不硬拉起来个高潮观众要退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5 11:14 编辑
overlook17 发表于 2023-7-25 09:42
裴十二这个角色对应的是公孙大娘
而公孙大娘只在杜甫的诗作中提过,史书中从无记载
这不是很对应裴十二这 ...

史书上的至少也比这种明显的指鹿为马的行为强啊。比如侠客行,怎么想也不可能是写给高适的,另外李白对高适见死不救耿耿于怀,真的有必要让导演化身的那个工具人书童去羞辱李白吗,本来两个人就是泛泛之交,李白在狱中写信给高适求情,高适不救是是非常符合他当时的立场的,归结为三个字就是“没必要”,高适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手段老辣的政客,有非常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做的最成功的一次选择就是追上玄宗去“安抚君心”,李白是一个天真的文人,类似的还有苏轼,政治水平低下,这些人都没必要去苛责。这电影给高适打了不少的“补丁”,为了打造这个人设,捏造一个狗屁不通的塑料友情出来最后还要圆上真的离谱,一个统治者的政治内讧给包装成这样…但你非要说高适嘴里的“李白往事”本就不可靠那我无话可说,那这电影就会变得非常吊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10:54
史书上的至少也比这种明显的指鹿为马的行为强啊。比如侠客行,怎么想也不可能是写给高适的,另外李白对高 ...

文艺创作需要一定的自由度
长安三万里还故意用高适的话描述李白过往,构成不可靠叙事,显然也是故意这么搞避开不可改编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07:06
又去查看了相关资料,先不说抹不抹黑李白,为了拔高高适,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塑造了一个符合当下“主流社会 ...

如果只能看到贬李崇高这一层,其实是看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7-25 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5 15:30 编辑
overlook17 发表于 2023-7-25 11:50
文艺创作需要一定的自由度
长安三万里还故意用高适的话描述李白过往,构成不可靠叙事,显然也是故意这么 ...

我想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整个逻辑就通顺了,我倾向创作者是了解过这段历史有意为之,片中所有对高适这个角色的补丁都变成了一种对这类人物的嘲讽。高适把侠客行说成是李白写给自己的,然而侠客行中的侠客用的是刀剑不是枪,侠客是“深藏功与名”,不求名利,而历史上的高适是“诗之达者”,追求的就是功名,巧妙的地方在于只取了前面四句没露出明显破绽。第二个我对剧中高适知道李白去长安之后的一句点评有印象,他终于走通了“终南捷径”(好像是这个,只看了一遍)。这个词是贬义词,高适才是最终走通了那个“终南捷径”的人,大器晚成,一步登天。谁掌权他就吹捧谁,“趋炎附势”这四个字让削尖了脑袋都想往核心政治圈里面钻的高适穿上尤为合身。然后哥舒翰是降了的,当然这可能是考虑到少数民族的问题,但明显也是反向史实。最后一个印象点是郭子仪不是被高适所救,是李白,功劳也变成了高适自己的,历史上高适也并没有救李白的意思,最后却靠太监的嘴给圆上了。这电影看完我就有一种非常别扭的感觉,如果把从高适口中说出理解为一种角色的主观表达,那对这个诗人真的是嘲讽拉满,有种欲盖弥彰的感觉,我还是倾向于导演和编剧是刻意为之,明捧暗贬,因为针对性太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确实有改编史实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相当优秀,观影体验绝佳(除了旁边小孩大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两位主人公表现出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氛围营造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07:06
又去查看了相关资料,先不说抹不抹黑李白,为了拔高高适,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塑造了一个符合当下“主流社会 ...

郭子仪赎回李白是什么鬼,少看野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15:29
我想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整个逻辑就通顺了,我倾向创作者是了解过这段历史有意为之,片中所有对高适 ...

虽然但是,按你这个逻辑推演,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李白也是趋炎附势的一员,娶前宰相女儿,写过不少吹捧的肉麻诗,退隐了还跑出来给永王站台,他和高适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站错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07:06
又去查看了相关资料,先不说抹不抹黑李白,为了拔高高适,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塑造了一个符合当下“主流社会 ...

说到郭子仪赎回李白,是不是还要说李白醉酒诏书退蛮夷了

—— 来自 Xiaomi 22081212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就是要讲的东西太多,但是这些点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会是家国情怀,一会儿是诗歌代表文明,一会儿是阶级鸿沟,一会儿是大唐盛世长安繁华,甚至还想加进去胡人也可为华夏的观点。但是在散的同时又反而形成了一种白描的美感,导演给我一种很认真地想向我传达一些东西的感觉,甚至让我感到他在努力地想摆脱好莱坞流水线套路大片的剧本模式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也不知道算不算错觉吧,反正总体看下来算是超出我的预期(应该说预期一开始也不高)。

当然这片子取巧的地方就在于,这些诗,这些人物,这些史实摆在哪里,哪怕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本来就已经足够璀璨,足够波澜壮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5 22:03 编辑
布里兰特 发表于 2023-7-25 18:21
虽然但是,按你这个逻辑推演,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李白也是趋炎附势的一员,娶前宰相女儿,写过不少吹捧的肉 ...

谢谢指正,我也是看了一些网上的资料,目的是了解高适这个人,以及他和李白之间真正的关系。剧中对中年李白的刻画我倒觉得要真实一点,我没说李白不趋炎附势,这些人终其一生图的就是一个功名,攀附权贵也很正常。我刚开始看完电影的想法也是一个统治者的内讧,简单的立场问题,但为什么借用一个工具人书童去审判李白,就好像高适是站在了正义的一面,不光忠而且最后还帮他全了义,要用李白的侠客行给这样一个完全不搭的人贴金,搞得跟造神一样。后来网友提醒电影是由高适之口讲述,不存在真实一说,但角色的立场多少能一定程度反应导演立场,这种莫须有的拔高反而是一种讽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数点 发表于 2023-7-25 18:41
说到郭子仪赎回李白,是不是还要说李白醉酒诏书退蛮夷了

—— 来自 Xiaomi 22081212C, Android 1 ...

对不起,见笑了,是我的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2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heseus 于 2023-7-25 23:03 编辑

这片挺好的,培训网上出现了一大堆翻几分钟材料速成的专家。学历史有屁用,人家分分钟就比你专业几万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Theseus 发表于 2023-7-25 22:59
这片挺好的,培训网上出现了一大堆翻几分钟材料速成的专家。学历史有屁用,人家分分钟就比你专业几万倍。 ...

阿猫阿狗让您见笑了…我觉得这片子处理的最不妥的地方去刻意拔高了高适,起码我认真查了一些资料,错误的地方我也道歉了,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拔高主角这时在文艺作品中不是非常普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6 0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18:55
谢谢指正,我也是看了一些网上的资料,目的是了解高适这个人,以及他和李白之间真正的关系。剧中对中年李 ...

反应了什么立场,贬李褒高吗?我说看个电影能不能别这么累?我觉得看过电影的都清楚,制作团队明显是想塑造李白“幼稚”的一面,虽然有些用力过猛,但这是什么非常政治不正确的改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6 1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烂 国内编剧文盲水平也太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6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画风撑不住要表达的内容啊,有一种有就行了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verlook17 于 2023-7-27 10:48 编辑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15:29
我想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整个逻辑就通顺了,我倾向创作者是了解过这段历史有意为之,片中所有对高适 ...

问题是,历史上的李白和高适是一类人啊
你说高适追求功名,那李白对功名的追求比高更强烈
至于终南捷径,高适那算是个弟弟,被人举荐当个小官算啥呀,李白最后用各种手段都整到中央上去了,更别提李白给权贵写的那些肉麻信了,要按照你这个标准,李白的“趋炎附势”怕是秒杀高适
真的,如果你觉得这些事情很嘲讽高适,那意味着李白连高适都不如。
我感觉电影已经在很尽力的美化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5 10:54
史书上的至少也比这种明显的指鹿为马的行为强啊。比如侠客行,怎么想也不可能是写给高适的,另外李白对高 ...

其实我想说的是,那首诗是向高适求情本来就是后人强加的猜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楼友们说的逻辑中的混乱点,但是这个问题不是电影的,它本身就存在,谁也讲不清楚
一个文化上的大唐,一个现实中的大唐
一个诗人的诗,一个诗人的生平
本来就是割裂的,但又是不可分离的,甚至到今天都是难以评价和盖棺论定的。
长安的花团锦簇,掩盖了现实大唐里边塞、胡汉、寒门士族,乃至财政、阶级的诸多矛盾和危机,但没有这种掩盖,又没有文化上的大唐昂扬自信的风骨,不会有这么多意气风发的诗。后代的宋诗、清诗,哪怕一个初学者都能读出和唐诗的差别,整个精气神就不一样。
李白的性格就不适合政治,但时代注定了他不可能当一个纯粹的诗人,必须去钻营、攀附,又注定去闹一个个幼稚的笑话。但正是这种幼稚、矛盾,成就了几千年来独一无二的李白。杜诗可学,李诗不可学。
对当时不识字的平民百姓来说,也许更需要一个能打败吐蕃、平定叛乱,保护他们安全的高适。可千年之后,人们永远会喜欢李白。
对当时人来说,诗和文化是虚无缥缈的,现实生活才是真实存在的。
对后来人来说,政治、经济是一时的,诗和文化是永恒的。
孰轻?孰重?
电影用高适的视角,加上安史之乱的背景,貌似站在现实的角度。
可是“诗在,长安就在”,以及传承千年的诗句,又是站在文化的角度。
我觉得它虽然有所偏重,但是仍然很好的把两种视角都展现了出来,就够了,不能指望一部电影去回答这种哲学上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5战斗力 +5 收起 理由
HocusPocos + 1 好评加鹅
Dgnic_ + 1 这样的模棱两可其实是电影最好的地方.
myarms + 1 好评加鹅
EVA01 + 1 好评加鹅
AnnieLeonhart + 1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overlook17 发表于 2023-7-27 10:46
问题是,历史上的李白和高适是一类人啊
你说高适追求功名,那李白对功名的追求比高更强烈
至于终南捷径, ...

都追求,都很正常。我的意思是电影为什么要刻意去美化高适,太刻意了,很多话都是道貌岸然一般从他嘴里说出来的,郭子仪又不是他救的,李白他确实是见死不救的,这些又不是什么“错误”,另外侠客行更是跟他八竿子打不着,我觉得导演犯不着去塑造这样一个“完美”的角色。至于李白,用工具人书童审判他,我觉得已经够扯淡够歪了,什么哥舒翰投降和“洗白”一个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太监,我觉得都还好,反正都是“工具”。也许高适和李白也都只是这电影的工具,高适不是高适,李白不是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7 12:30 编辑
hosannas 发表于 2023-7-27 11:49
其实我想说的是,那首诗是向高适求情本来就是后人强加的猜想。

猜想不猜想无所谓了,但见死不救就见死不救呗,自古忠义还难两全呢,政治本身就是如履薄冰,高适登上高位后也没好过多少,被人穿小鞋,很快就死了。估计要照顾小朋友观影,我也不浪费时间去纠结了,有些东西可能本身就是向往美好的投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同意623楼

但确实电影表达李白仙气的部分差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verlook17 于 2023-7-27 13:13 编辑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7 12:24
都追求,都很正常。我的意思是电影为什么要刻意去美化高适,太刻意了,很多话都是道貌岸然一般从他嘴里说 ...

哥舒翰投降,是被部下裹挟,他本人确实如电影表现的,被捕前没有投降,被捕后一直被关押囚禁,然后就被安禄山儿子砍死,这个投降到底投了个啥?
至于程太监,你真的相信所谓的“声名狼藉”吗?你看过程元振的历史记录吗?我跟你说个有意思的,程元振虽然被各路军阀骂的很惨,但是他的顶头上司,唐代宗,一直对他非常支持,你猜猜为什么?
包括高适,你觉得高适在历史中,是不如电影的,真的么?
多看看历史吧,历史是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7 14:13 编辑
overlook17 发表于 2023-7-27 13:09
哥舒翰投降,是被部下裹挟,他本人确实如电影表现的,被捕前没有投降,被捕后一直被关押囚禁,然后就被安 ...

你说的这俩其实都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早就说了,哥舒翰投降也许有他的理由…为什么郭子仪要让高适救,为什么侠客行要写给高适,为什么高适要救李白,为什么要借用书童去审判李白,为了一个统治者的政治内讧…历史活在我也许没法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所面对的情境,但有些东西也是死的,比如高适确实没救李白,哥舒翰降了就是降了,文天祥没降就是没降,有人选择苟活有人选择就义,是个人的选择问题,电影忽略了最后他投降我也没啥异议,投了个啥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其实我无意再继续讨论哥舒翰的问题,但这个高适只是一个完美的化身,我觉得没什么参考价值,本身这电影也没说自己是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verlook17 于 2023-7-27 18:27 编辑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7 13:59
你说的这俩其实都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早就说了,哥舒翰投降也许有他的理由…为什么郭子仪要让高适救,为 ...

所以你还是不明白
我说哥舒翰投了个啥,意思是哥舒翰很可能完全没有投降,一切只是安禄山方面的一家之言
所以即使是史书的记载,那也是有很多争议的,也很可能是一种偏见
而你一直觉得电影把高适搞得太完美,这本身也是一种偏见
比如,我觉得电影让高适救李白,其实是对李白的美化甚至是舔了
因为当时永王在江南闹腾,高适在那边平叛的时候,睢阳高适他老家正发生最惨烈的战斗,高适的亲朋故旧正在被吃,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被吃
757年高适讨平永王,却也永远失去了救自己梁园亲友的机会
而757年李白在干嘛?写《永王东巡歌》
真的,我觉得高适没把李白砍了,已经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nexus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overlook17 发表于 2023-7-27 18:23
所以你还是不明白
我说哥舒翰投了个啥,意思是哥舒翰很可能完全没有投降,一切只是安禄山方面的一家之言
...

艹,那么惨的吗?这种剧情不改编戏说一下搬上屏幕的话肯定暴死。

我觉得这个电影能通过改编让观众看完之后对那段历史产生兴趣就已经很有正面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问,这片要是拍成李白仗剑走天涯,吟诗渡万川的感觉,是不是就成大众所谓的审美需求了?

一直追着说这片是贬李捧高的,可能观影水平还需要提升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很多人接触的是语文课本的李白,而不是历史上的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很遗憾的地方是:明明背景交代得很完整,但在最关键的地方却含糊不清,好似足球里单刀不进!

高适在扬州、长安为什么看不惯李白喝酒?其实两次的理由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觉得你为什么不用功准备科举;后者是觉得你明明已经当上官,离皇帝很近了,为什么不施展抱负?而李白也有充足的理由:扬州是没有实现抱负的通道(李白是商人之子,正如裴十二是女流之辈),李白只能借酒消愁;长安是皇帝昏庸,内有奸臣外有安禄山史思明,国家危在旦夕,一众诗人报国无门,只能醉生梦死(特意安排了王昌龄、岑参两位边塞诗人在旁边)。

这两场戏明明再多一两句话的解释,就能把主题凸显出来,刻画好李白和大唐的困境,但就是没做出来,隔靴搔痒,把李白和一众诗人写成了单纯的酒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自闭症 发表于 2023-7-27 19:16
我觉得很遗憾的地方是:明明背景交代得很完整,但在最关键的地方却含糊不清,好似足球里单刀不进!

高适在 ...

可能编剧没看过程千帆先生的《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后人又尊为诗仙,这就构成了一种错觉,好像李白之所以伟大,就在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这是可悲的误会。事实上,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完全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包含得有希冀的痛苦或欢欣来摇荡心灵,酝酿歌吟。李白却既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物质享受在内),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许就是李白的独特性。


我个人特别喜欢程千帆先生对李白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陵哭哭死 发表于 2023-7-27 11:54
我理解楼友们说的逻辑中的混乱点,但是这个问题不是电影的,它本身就存在,谁也讲不清楚
一个文化上的大唐 ...

只要能展示一个复调的唐朝世界就已经够了,仅这个视角而言在动画影史甚至中国影史上就占了一个独特地位了

目前这些戏剧冲突转折是不够理想,但这个尝试已经领先所有人了,属于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很多人已经在展望其他文人比如陆游辛弃疾的电影了,其他动画电影还没达到这个引领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别人玩游戏 发表于 2023-7-27 12:24
都追求,都很正常。我的意思是电影为什么要刻意去美化高适,太刻意了,很多话都是道貌岸然一般从他嘴里说 ...

从电影情节的角度,回忆的部分都是高适对程公公的讲述,不是单纯的回忆往事,面对程公公高适有意或无意对记忆中的自己美化是说的通的,对李白的描写也是带有主观色彩的,高适是制作组有意设置的不可靠叙述者。
当然这至多算是个补丁,影片直接呈现出的人物形象对观众来说不会有所改变。

—— 来自 Xiaomi Redmi K20 Pro Premium Edition,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8 11:34 编辑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看别人玩游戏 于 2023-7-28 11:34 编辑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3 06:37 , Processed in 0.29051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