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89|回复: 4

《流氓医生》 ……老文,且当存个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氓医生》
                ——与众不同的漫画电影
这年头什么电影最赚钱?答案可能让人跌破眼镜——漫画改编电影最赚钱。
去年,好莱坞电影巨头们仅推出了三部漫画电影,《X战警2》、《超胆侠》、《绿巨人》,关于三部电影的评论褒贬不一,但票房无一不让大商人们暗暗得意,总票房5亿3千万美元。掐指一算,好莱坞每年投资上百部影片,固定的三十几亿的资金额,仅三部漫画电影就回收了六分之一强钞票。难怪有人说超级英雄们不仅在银幕上拯救人类,也担负起救电影票房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重任。
今年,更有“漫画英雄七剑下hollywood”——《地狱小子》、《凡·海尔辛》、《蜘蛛侠2》、《猫女》、《康斯坦丁》、《神奇四人组》、《X战警3》,相当于过去两三年的产量,而且明年,那并不遥远的日子里,这个数字还会猛增至14部!!美国式漫画英雄被片商看成是摇钱树,在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化固定下,批量化改造、流水线作业般连续轰炸电影屏幕,已经有人预言这种赶潮流的现象很快将是昙花一现。
相比之下,2003年的“亚洲好莱坞”香港电影则对几米和四格漫画显得情有独钟。不过随着呼声已久的《神兵玄奇》、徐克导演的《头文字D》近期上映,新一轮漫画改编电影的狂潮将再次掀起。这两部作品代表了香港改编漫画作品的两个不同源头:《神兵玄奇》是本土作品衍生的巨作,1996年香港电影界曾爆发的一轮规模和声势都较大的改编,黑帮片《古惑仔》系列、青春片《百分百感觉》、武侠片《风云之雄霸天下》以及《中华英雄》皆为当时本土漫画改编的上乘之作;《头文字D》是日本漫画名作改编的新代表,九十年代以来很多日本漫画被改拍成香港真人版电影,已上映的包括《城市猎人》、《男儿当入樽》、《孔雀王》、《流氓侠医》、《青春火花》、《泪眼煞星》、《GTO》、《怪医秦博士》、及《杀手亚一》的香港电影版。当然,由于香港漫画和电影都不约而同的钟情于武侠和黑帮题材,还是本土化的前者较为受欢迎。

对电影来说,漫画无异是一个蕴藏丰富的题材宝库。漫画拥有庞大而固定的读者群,对某部作品的改编不用多少宣传推广就可以吸引注意力,而且可以引发风格如何展现、演员选择哪个等等问题的持续讨论,为改编作品减少了制作成本,在某种程度而言可以降低影片的风险。这其实也是文学作品的改编大行其道的缘故。
改编而成的电影一般忠实于反映漫画的原貌、主题和精神,敢于大刀阔斧地对原作进行内科手术的非常少见,原因就是害怕得罪了原来的fans。这么做即可以让自己的编剧偷懒,又可以轻易迎得大众欢心。如果改编作品借重的只是漫画的题材和知名度,敢于体现现实的本土风貌,那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改得好,会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称之为新的成功诠释;改不好,就被批评为严重违反原作精神、任意扭曲本来风貌,落入笔伐口诛的尴尬场面。如此一来,谁还敢轻举妄动?
在我看过的改编电影中,改得最出位又是最成功的就是下文将要详细介绍的《流氓医生》。


1996年拍摄的《流氓医生》改编自史村翔编剧、永安巧作画的《流氓侠医》(原名为《熊胡子医生》,在此采用了台版翻译)。漫画本身其实并不十分出色,受欢迎程度也很是有限。曾有位台湾医学硕士一针见血地评论道:由于剧画派的社会写实风格,使得身为神医的主角并没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发挥他的医术神技,变成以他的病人为每个单元的画面主角,加上刑警、见习医生、学生等众多配角来强化中下社会的生活场景,使医生的角色被冲淡了不少,医院(诊所)往往变成描述社会案件的背景,可说是故意忽略复杂医学专业术语,却融入众生百相的悲喜情感,本质上这作品是相当的煽情(或说感人)。只是不知是编剧掰不下去还是怎么的,到了第三集就可以看得出本作的公式——以连续的回忆录反复回想许多病人的遭遇,与主角如何又救了病人,以此来使人感动赚人热泪,若这种模式玩个几回还是不错的,但是这模式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使用,看多了有时也会“感动“不起来,无怪乎只出了五本就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也有人说永安巧的《流氓侠医》和猿边哲也的《流氓记者》这两部作品同样是借伸张正义、愤世嫉俗的专业人士﹙分别是医生和记者﹚,将社会上的不平现象狠狠地抨击一番,道出了日本社会上光怪陆离之事,指出日本人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做出了种种不可理喻的事情。
史村翔(武论尊)所编的漫画剧本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例如主角肌肉发达,这可能跟他曾经做过自卫队空军雷达整备士有关;黑道倾向严重,且不论《北斗神拳》和《圣堂教父》,单就《流氓侠医》来看,无论场景环境、人物造型还是大部分事例,都并非正统热血喻教少年漫画的风格,略略靠近不良的路子;但是史村翔最为突出的特点“讽刺抨击社会不平”并没有在《流氓侠医》中体现出来,漫画中病人不幸众人扶助、一片阳光向上的祥和,几乎每个人的形象都无比高大,社会地位低下的妓女、混混即使一开始误入歧途后来也改过自新,“熊胡子医生”国分徹郎不仅是医生还俨然有精神导师的气度。简而言之就是里面的人虽然样子有点歪歪的但是心地里好到让你不敢相信。好人太多了就泛滥,故事也没法用矛盾冲突的齿轮磨合下去,只能延用单元剧形式反复讲述熊医生治愈病人的心理创伤,电影要对它进行现实性改编、加入新元素是必然的。
《流氓侠医》的序《雪季将尽》主要是描写国分与高志的友谊,他们相互谦让到甚至把自己心爱的女人丝发无损地保留给对方的程度——国分知道高志患了末期骨癌之后主动出走把副教授的位子和志保让出,而高志在娶了志保的两年间,连吻都没吻过她——正常人的反应就是,这还算是男人吗?虽然序的最后国分以男人的方式陪高志走过最后的时刻,却仍然让人觉得这些角色离我们实在太远了,更让人感到漫画为了煽情而无所不用其极。反观电影《流氓医生》,虽然也沿用了“患骨癌两年后死”的桥段,但是把此人物由朋友转到喜欢的女人身上,刘文所“明知自己不会是一个好丈夫而退出”,这种忍让成为爱的表现,引出“爱究竟是为自己还是为对方”的他人台词。故事由她的妹妹讲出,镜头此时转到在舞台上叼着烟弹吉他的梁朝伟脸上,暗示了角色内心深处的痛楚,这种旁敲侧击的处理手法胜过漫画中的平铺直述不止一筹两筹。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具体的现实化改编。电影一开始是圣诗合唱的背景音乐,梁朝伟扮演的刘文(粤语发音与“流氓”一样)医生站在阳台上大喊,灯笼洲街的某巷楼中妓女阿涓在工作,窗户对面的阳台一大群小孩在偷窥和说笑,接着是两混混进入“刘文医务诊所”偷安眠药,两名女学生也来到诊所找人堕胎。如果说这几个镜头是刻意安排的“伪现实”布景,那么刘文送劫持他做人质的劫匪去医院急救时护士的反应就让观众感受到对真正的对现实的讽刺意味:当值护士不让刘文动用急救用500cc Unmatched血浆,并且要先报案办好手续才开始急救。电影中无处不在地对细节进行了现实化处理,比漫画中一味用煽情的夸张的情节来拔高人物形象的做法高明得多,而且能让观众接受和贴近梁朝伟扮演的“流氓医生”以及杜德伟扮演的“伪君子医生”角色。
这个“伪君子”角色由漫画中的高志转型而来,是电影成功改编的最大亮点。原来的高志与国分大夫同样高尚,好人成堆让人难以接受,而且仅仅是序的主角,;电影中的刘文和左自洁身份一低一高、人品一高一低,就无形间形成了冲突对比的张力,戏剧也得以铺开和深入,而不是像漫画那样只能停留在某个层面。前面曾说到漫画所采用的单元剧结构形式,它是连载漫画惯用的模式,以每一章节不同人物的出现或者单元中主角的轮换为特征,篇幅精悍短小,构思也较为容易,其实是用众多平行的互不相关的故事堆砌长度,便于展开长达数年的连载。电影则不同,它至多只有几个钟头的长度,一般要求因果关系链紧密和连惯性强,只有戏剧冲突才能达到以典型事件吸引观众和聚集人物性格的效果。刘文和左自洁这两人的对手戏组合了整部电影的结构,实际上是以三台手术为标志的。
第一次手术是抢救劫持刘文做人质的罪犯(林晓峰扮),他被刘青云扮演的卧底警察以隔山打牛之枪击中脑壳,子弹刚好夹在脑盖骨之中。左自洁假惺惺地要实习生们提方案,然后破之以表现自己的高明,接着又假悻悻地要刘文给意见,梁朝伟表演了一番客气后并不留情地再破左自洁毫无人道的做法。“医生的责任就是用最好的方法来救伤者”——刘文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直指左自洁要在伤者头盖骨上挖一个小洞、连带骨头一并取出子弹的、所谓“无碍警方取证物”、不顾伤者会留下后遗症的无耻做法,实在不配为一个医生;这句话也让本就质疑手术性质的苏见习医师死心塌地地跟随流氓医生,从而引出他投奔刘文诊所的后续剧情。
整部电影里刘文说话直接而具有微言大义意味的只有左自洁在场的时候,除此之外一直保持他的嬉皮士风格。第二次手术左自洁又来找他寻求正确方案,他当着左自洁的面再次用正话讽刺他凭交易条件而不是为责任和义务做医生,显得张力十足,不像漫画里动不动就流着泪揪着胸口对病人大放一通豪言名句,张开嘴巴就是人生哲学、道德守则,就跟开会说通话套话差不多。对有道德的和对无耻的人谈道德,哪一种更有意义呢?所以刘文反而把满怀理想纯洁善良的苏医生调侃了一番,也是同样的道理。但令人失望的是,左自洁在第二次手术后仍然在媒体前装模作样,厚着脸皮把功劳据为己有。
当左自洁利用老鲍之死召开听证会要吊销刘文医生牌照的时候,刘文却为他做了影片中最后一场手术。手术全程搞笑,没有一个写实镜头,这也是本片与漫画为数不多的几个相同点——对医生的技术描写粗略模糊,一笔带过。漫画是主要为了体现社会生活而非医生的工作状况,所以它并不在意具体的医技描写;而电影里自始至终也只有几个医学名词出现,手术的技巧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经验,如第一次手术利用热胀冷缩,第二次手术利用内部击破。结尾左自洁因这次手术改过自新,代替刘文参加联合国医疗部队去非洲行医,有点俗气,不过它不出观众所料,也用不着故弄玄虚,整部影片所要诉说的已经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了,以梁朝伟的一个哈欠一句咕哝收幕再好不过。
在漫画中,跟熊医生扮对手戏的是刑警田宫,两人只是在生活琐事上小打小闹,实际上不止他,筑城三郎、小女生石田、医师木村都跟国分是同一阵营的,除了他们之外就是每个单元中肉体或者精神上的病人和随时能成为病人的健康人。而电影里除了警察、见习医生、富家女学生的角色不变之外,增加了钟丽缇扮演的jamie(很奇怪电影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过她的姓名,只有最后的字幕上才有)、教授老鲍、小姨阿仙、妓女阿涓、淫人纪彤、教父这几个主要配角。纪彤和教父是唯一在没有原型的独创人物,其余都可以在漫画中找到与之类似性格和境遇的原型。他们分别与主角或者彼此间组成了相对独立的关系网,每一个网内讲述的是一个主题:1、老鲍、刘文、左自洁三者是师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对立,左自洁费尽心机想要得到他们的研究资料,如刘文所言,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处于医学界前沿的经纪”;2、刘文、阿仙、阿苏这一组则套用了漫画中教给三郎要接受病人的死亡这“通往医生的第一步”的故事;3、卧底警探超sir喜欢上妓女阿涓,就像是都市里的童话,也是漫画第14话《腹蛇之恋》中刑警田宫第一次婚姻的翻版,他们都不介意对方因子宫癌割掉了器官从此不能生育,但是电影却没有为阿超和阿涓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4、钟丽缇所扮演的女医师由左自洁投向刘文的怀抱,并且挽留了刘文继续待在灯笼洲街,是一个典型的弃暗投明的角色。另外,纪彤和罗家英所扮的教父可以看成是剧本改编本地化的特色,他们的出现赋予了电影更多的香港化色彩。

《流氓医生》是由“UFO电影人公司”出品的,集监制、导演兼编剧于一身的李志毅当年与陈可辛、张之亮合称“UFO三剑客”,主要走都市文艺片路线,《风尘三侠》就是他的成名作。当年梁朝伟也被称为“UFO御用男主角”,他与生俱来的嬉皮士风格跟流氓医生形象的结合实在天衣无缝,此外杜德伟、钟丽缇、许志安、王喜、罗家英等大牌明星的演出让电影增辉不少。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这片居然是梁咏琪的银幕处女作,她也凭借此片获得那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新人。不过笔者在观看电影时事先并没有看过漫画,要不是最后屏幕上打出“改编自《流氓侠医》”我还真的以为这就是香港本地原创的电影,可见其本地化的成功。最后鄙视一下某国产黑脸少年电视剧,原封不动地盗用金田一的故事桥段,却从没有以任何形式说明或者鸣谢一下抄袭对象,究竟是不好意思呢还是无耻啊?

发表于《梦总》2004年某期


凉风真世于2004.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3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书~~~但是没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9-1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作开始的友情戏相当赞。后来就口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9-1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到热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20 00:54 , Processed in 0.04627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