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6x6z6w

[美剧] HBO新迷你剧《切尔诺贝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gi1980s 发表于 2019-5-17 23:04
北京时间周二上午十点多可以下生肉

多谢,下一部福岛啥时候有拍就有意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1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9-5-17 23:14
多谢,下一部福岛啥时候有拍就有意思了

福岛一没英雄二没死人,只有万策尽和迷之操作,拍出来就是个不好笑的闹剧,没人看的

—— 来自 Xiaomi MIX 2S,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schneehertz 发表于 2019-5-18 11:34
福岛一没英雄二没死人,只有万策尽和迷之操作,拍出来就是个不好笑的闹剧,没人看的

—— 来自 Xiaomi M ...

还是有俩的吧,我记得那个顶着东电压力灌海水废堆的技术员算是一个(好像也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1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分享一部2006年法国拍摄的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 / the Battle of Chernobyl」,俄语,外挂中文字幕。这是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的最好的纪录片之一,其中包含大量当事人采访与实景画面(影片第23分40秒开始的莫斯科第6医院医生关于那些死去的消防员的回忆与照片最令人难忘与动容),可以做为HBO《切尔诺贝利》的背景资料与观影必读。
链接: http://t.cn/EKdgdtt
提取码: v4um

https://weibointl.api.weibo.cn/s ... id=4373323217958095

让人肃然起敬的“我不后悔”即出自此片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初三天:影视与现实

原创: 近卫步兵师  装甲参谋部

2019年HBO的新剧《切尔诺贝利》重提1986年4月底的这场重大核电站事故。头两集描绘了最初的三天,虽然服装、布景和道具非常出色,但是有事实也有虚构,也有刻意展示的部分事实。

26日凌晨


1986年4月26日夜间,由于种种原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进行测试,发生了重大事故,直接原因是操纵人员违反操纵规程,后来解密的克格勃报告显示,核电站的第一代反应堆有设计缺陷。凌晨1点30分,电站和普里皮亚特镇的军事化消防队赶到,由于不清楚电站发生了最高等级(七级)事故,且缺乏核辐射下灭火的经验,消防队死亡2人,送往基辅和莫斯科专门性医院的108人中又有28人死亡。这一段,电视剧基本符合事实。

可是接下来的会议令人摸不着头脑,普里皮亚特镇的政府会议发生在上午,而不是凌晨,有位德高望重的的老干部一通慷慨激昂地讲话,说服与会者不疏散居民,切断民用电话和交通更是无稽之谈。


无中生有的老干部,还演过《权利的游戏》里的鲁温学士
首先,苏联的制度和英美大不相同,镇政府根本做不了决定。切断民用电话是克格勃奉命行事,当地民警切断交通的指令同样来自高层。后来西方研究人员也同意,这其实是有利于后来的疏散——当时普里皮亚特是新建的原子能新城,是颇有名气的景点。

至于隐瞒核辐射水平,无论电站还是镇政府都是做不到的,至少苏联气象和卫生检测部门的直升机已经在附近检测辐射水平。26日凌晨向苏联中央进行汇报。

其实我们查看地图还可以发现,核电站附近有苏军的防空雷达站,军队是垂直管理的,哪里瞒得住?


核电站与附近的雷达站(卫星照片)



26日上午


按照剧中的描绘,院士、核物理学家瓦列里·列加索夫匆忙间来到克里姆林宫面见戈尔巴乔夫,与“不懂核能”的鲍里斯·谢尔宾纳(又译舍尔宾)争论,揭穿了瞒报核辐射的虚假报告,列加索夫和谢尔宾纳被派往现场指挥救灾。


剧中的戈尔巴乔夫
剧中的戈尔巴乔夫睿智而坚定,符合西方媒体自1985年他上任以来的一贯评价。但是,请注意,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坐镇莫斯科指挥的是尼古拉·雷日科夫,是当时的苏联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可是,雷日科夫在剧中根本没有出现。

令西方尴尬的是,雷日科夫反对戈尔巴乔夫冒失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借着他1990年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把他正式挤走。苏联解体后,雷日科夫更是写了好几本书,把戈氏批得体无完肤。因此,西方电视剧可能是故意无视了雷日科夫。


雷日科夫,这位至今健在
至于现场的委员会远不止苏联副总理谢尔宾纳和科学家列加索夫,还有苏联能源部长马约列茨、水文气象中心主席伊兹拉埃尔等多名高干和专家。他们不是坐直升机到现场的,而是先坐飞机到基辅里斯波尔国际机场,然后坐车赶到的。所以不太可能发生谢尔宾纳动辄要枪毙谁,要处死谁的对话。


谢尔宾纳的照片与剧照

列加索夫的照片与剧照
差不多时间赶到的是苏联防化兵司令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指挥的专业防化兵部队,这支苏军部队在上午11点之前已经进入事故区域,但是具体细节和剧中大有不同。

测定真实核辐射的行动在副总理到来之前已经开始,防化兵详细测定了每个区域的辐射值,皮卡洛夫本人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疑似严重核辐射污染的地区。


皮卡洛夫照片与剧照:我先上!
他当时说,我已经老了,也许只有几年寿命了,生的希望留给年轻的指战员!

1986年12月24日,这位身先士卒的上将因此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而且,他没有得辐射病,2003年去世。

2006年,俄罗斯设立了“皮卡洛夫将军勋章”,专门表彰防化和救灾方面功勋卓著的军人和平民。



皮卡洛夫将军勋章

灭火的方案并非列加索夫一人制定,是专家团队商议的结果,并非剧中所说的硼和沙子,而是硼、铁砂、铅、石灰石和黏土的混合物。

疏散居民
电视剧里,副总理谢尔宾纳对疏散居民一事不置可否,直到瑞典检测到了异常,美国间谍卫星拍到了核电站起火的照片,苏联方面才下令疏散普里皮亚特居民。

但是瑞典检测到辐射是28日,美国间谍卫星的资料更迟一些。而苏联中央26日已经决定疏散居民,为此调集了1000多辆汽车,3列火车,仅用了一天,也就是到了27日下午2点就开始疏散,早于外国质询苏联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中使用了当年疏散广播的俄语录音:

“注意,注意…亲爱的同志们,……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为了保证人民的绝对安全……临时疏散市民到基辅州的避难点……保持冷静并保持秩序。”


疏散居民的剧照
至此,苏联实际上已经向国内公开这次事故。但是令西方不满的是,由于冷战双方的相互敌视,苏联在事故发生的3天后,也就是29日才向国外公开。

剧本可能是为了让苏联27日的撤离是因为外国已经发现事故这个说法圆满,强行把苏联公开事故的日期提前到了27日。

艰难的救灾
紧急调来的直升机紧急加装了铅板和石墨垫之类的防护材料。长期演练核武器背景下作战的苏联飞行员当然知道去核电站灭火意味着什么。从事故第二天即4月26日到5月7日的9天,投下了5000多吨灭火材料,把放射性活度从1200万Bq降到了10万Bq。

剧中没有表现这一点,可能是为了增加戏剧性,反而把10月份发生了直升机坠毁事故移植到最初三天的救灾行动中来。

白俄罗斯女核物理学家乌拉娜是虚构人物,这一点是剧组承认的。

剧中的科学家列加索夫说了一句:“我们活不过五年。”当然不是如此,比如上文所属的皮卡洛夫上将就是自然老死。但是对于列加索夫和副总理谢尔宾纳确实如此。

列加索夫在事故两年后自杀,一般认为是他在国际原子能会议上做了事故报告,但是苏联官方不允许他公布反应堆本身有缺陷,所以他后来因抑郁而自杀,这种“反苏形象”正是西方所欣赏的,所以剧中重点描写。

谢尔宾纳4年后逝世,这位在能源行业工作了一辈子的干部还指挥了1988年亚美尼亚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很多人认为两次大规模救灾严重缩短了他的寿命。

三个英雄
第二集的最后描述了三个核电站职工站出来自愿承担打开4号机组排水阀门,排除二次爆炸危险的英雄事迹,三个英雄分别是:鲍里斯·巴拉诺夫、阿列克谢·阿纳年科和瓦列里·别斯帕洛夫。


三位英雄的照片,从左至右按上述顺序
有很多网站资料认为这三个人不久后死于辐射病。

但是根据极度反苏的乌克兰当局资料,巴拉诺夫2005年因心脏病而不是辐射病去世,享年65岁。另外两位英雄还活着,2018年,乌克兰总统向两位健在的英雄和巴拉诺夫的家属颁发了三级勇敢勋章。


2018年乌克兰授勋的照片
向英雄们致敬,是他们拯救了整个欧洲。

至于戈尔巴乔夫,后来嬉皮笑脸地在西方纪录片中接受了采访,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知道他为什么能笑得出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af2b7fbc02bc00358bd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瓜苗乐章 + 1
安安静静一点点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您是要打毛衣斩的戎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lrinr 发表于 2019-5-15 06:04
干,真的很想吐槽。消防员们努力扑灭了外部明火,结果竟然第一季拍了一下以后就不提了,片里核电站仍然浓烟 ...

超级大脑有啊,
stalker第一部阴影里的C6,/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集看得我汗的出来了
恐怖片一样压抑


第二集稍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9 0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9-5-18 18:35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初三天:影视与现实

原创: 近卫步兵师  装甲参谋部

果然还是塞了私货。
西方这么喜欢戈地图嘛。
那几个老兵没得辐射病,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安静静一点点 于 2019-5-19 17:17 编辑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9-5-18 18:15
给大家分享一部2006年法国拍摄的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 / the Battle of Chernobyl」,俄语,外挂中文字 ...

多谢分享。
--------
源于无知和恐惧的欲盖弥彰令事情一再拖延,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也不相信会有那么高的辐射,直到瑞典发来消息说已经扩散到北欧”,这和你下面贴过来的文章内容不一致啊……
三个自告奋勇的英雄中的一个在零几年时去世,另外两个仍健在,昨天在其他社区也有看到互相贴资料辩论的,我相信这个是真的。

---------
好吧,看这个纪录片和其他一些材料,我对事件的感觉是:
苏方做的比较烂的地方:开始对事故严重低估,搞清楚事实后在对外宣布上也很迟缓;组织撤离时隐瞒了危险的严重性, 基辅的五月游行如期进行导致;人为调高人体可以接受的辐射剂量上限,想方设法减少统计上的受害者数量;由于后期苏联解体卢布贬值等等因素当年的牺牲者和受害者很多没有获得应得的补偿。
苏芳做的比较好的地方:组织力强,撤离比对外宣布快一些,撤离过程比较有效率;坚决果断处理事故、防止危险升级的觉悟;英勇无畏的牺牲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19 1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19 1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19 1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1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HBO《切尔诺贝利》观影必备,影片人物与现实人物对照表,照片、姓名、死亡日期等等信息,其中死亡原因ARS意为急性辐射综合症(Acute Radiation Syndrome)。强烈推荐收藏保存。
85AD49E2-0DAE-4FA2-B893-D8C136765123.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0 1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那个伪纪录片挺吓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1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stone 发表于 2019-5-20 18:49
这么看这个剧人物真的还原,我还以为一些小人物都是虚构出来的。当初还特意百度了一下,找到了厂长总工程师 ...

哈?那个人不是无防护地倒在里面了么?这也能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0 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者熊 于 2019-5-20 19:56 编辑

作为一个核电人,最近有人问我看了这个剧没有,我就下下来补了一下

看完第一集,我发现微博上铺垫盖地喷剧中副总工程师不承认事故发生啊自我欺骗啥的,导致延误了撤离时机以及无数人受到更大的辐射影响。

不过我想从一个核电人的角度讲一下这个事情。说实话,在当时的情形下,他做出那样的判断实在是非常正常的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核电还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能源之一,在那之前影响最大的核电事故是五级的三里岛事故,最终结果是堆芯融毁(melt down)

即便是到了现在,历史上所有核事故里出现过堆芯爆炸的也只有切尔诺贝利。而福岛事故则是因为冷却水来的晚导致冷却太迟,跟高温的堆芯中的燃料组件锆材料反应产生了氢气,随后发生的氢气爆炸,而不是堆芯爆炸。加上有安全壳的保护,所以影响严格来说也比切尔诺贝利要小一些。

总而言之,在当时的核专家眼里,如果没有亲眼看到堆芯爆炸,是绝对无法想到这种事会发生的。

而如果没发生堆芯爆炸的话,最有可能情况的确是他的判断,水箱爆炸,在那种情况下为了制止后续发生堆芯融毁的情况发生,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迅速释放冷却水,这也是那个副总工程师一直坚持强调的事情。只能说他对于自己的判断过于有信心,刚好现场的剂量测量仪器不是坏就是上限有限,而主控室里又缺乏直接监控核岛内部的设备,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0 2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君 发表于 2019-5-20 21:33
别的不了解,关于福岛的部分是事情。当时福岛只要有水冷却就行,它旁边就是大海随便用啊,但是海水对核电 ...

那个坚持一开始放海水灌堆的工程师好想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者熊 发表于 2019-5-20 19:30
作为一个核电人,最近有人问我看了这个剧没有,我就下下来补了一下

看完第一集,我发现微博上铺垫盖地喷剧 ...

问下福岛是反应后的氢气聚集在屋顶后引爆的对吧,反应堆核心组件还算完整,那泄漏的是二道循环的辐射产物咯??说实话核电不出事就是绝对安全,出事了就是大事,切这是设计问题和人祸交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9-5-20 22:35
问下福岛是反应后的氢气聚集在屋顶后引爆的对吧,反应堆核心组件还算完整,那泄漏的是二道循环的辐射产物 ...

福岛堆芯已经融毁了,但是被冷却下来了,然后带了放射性废水就全排到海里去了,全地球买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君 发表于 2019-5-20 21:33
别的不了解,关于福岛的部分是事情。当时福岛只要有水冷却就行,它旁边就是大海随便用啊,但是海水对核电 ...

是啊,东电从头到尾神操作多了去了,别说要是同样的事我国碰上会怎么样,就是切尔诺贝利的苏联人八成也能比他们处理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者熊 发表于 2019-5-21 00:28
福岛堆芯已经融毁了,但是被冷却下来了,然后带了放射性废水就全排到海里去了,全地球买单 ...

话说美国爸爸不去敲打一下本子么?洋流都到美国西海岸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0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summon 发表于 2019-5-21 00:42
话说美国爸爸不去敲打一下本子么?洋流都到美国西海岸了啊

虽然它拉的屎很臭,但好歹是自家的狗,总不能和外人一起揍它,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你说是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0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蹲墙角 发表于 2019-5-19 13:09
看你们讨论 这片我也不用看了 毛子固然黑的一堆 但又来这种嫁接手法黑毛子就没意思了 ...

拍的还是很好看的 不要被意识形态干扰 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1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1 1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3 00:22 , Processed in 0.07328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